第12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艾民儿”创牌记
本报记者 李予阳

26年前,农家姑娘刘琼英在成都市武侯区簇桥镇开了一家小店,开始卖鞋子。但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鞋厂。”

1996年,她终于如愿,在成都办起了一个皮鞋加工厂,取名“艾民儿”。鞋厂很小,只有二十几个人,但寄托了她全部的爱。说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刘琼英抿着嘴笑了:“我个子小,自行车上带的货又多,从背后看去只看见鞋子不见人,好像车子自己在跑。”

1998年,刘琼英遭遇人生中的一次考验。由于供货商提供了一批劣质材料,工厂遭受灭顶之灾。打官司要耗费较长时间,刘琼英觉得与其花时间坐等赢一纸判决,不如抓紧时间开辟新的天地。当时,国内鞋业正遭遇产品积压、鞋厂纷纷关门的行业危机,刘琼英决定到国际市场闯一闯。她拎着装满样品的两只箱子,一个人去了俄罗斯。白天找销路,晚上学俄语……大胆闯市场,为自己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1999年,刘琼英远赴意大利参加波罗尼亚国际鞋展,却被展会上一家国际品牌参展商赶了出来:“你们只会复制,不会创造!”走出展厅,眼含热泪的刘琼英非常委屈:“我们有那么深厚的文化,怎么就做不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刘琼英下决心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高端女鞋品牌。一开始,所有人都反对:豪言壮语说说就算了,异想天开要做中国的LV?钱从哪来?人从哪来?即便做出了好产品,又怎么做渠道、做推广?

刘琼英用自己的坚持说服了大家。她有坚定的想法:品牌最核心的是原创设计,绝不是国外品牌的翻版或改造。那就一定要是具有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东西,但又不能守旧,要把国际时尚元素融进去,要符合现代的审美和消费习惯。同时,还必须是高品质的,要有来自世界各地一流的原材料和精湛的做工。

卖鞋子的十几年,刘琼英结识了许多全球顶尖的设计师,能不能把他们请来?找人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她发现,说服对方的过程中,薪酬并不是唯一的,关键是你没有打动对方的思想和信念。

经过8年的漫长接触和细致沟通,意大利设计师Gianluigi(中文名字江吉)最终被刘琼英的品牌梦打动。他开玩笑地对刘琼英说:“Linda(刘琼英的英文名字),我到中国来,是‘嫁’给了你的思想。”

张金弦原是本土的青年油画家。一次,刘琼英去看画展,被一幅画作迷住了,画面上的蜻蜓飘逸灵动。刘琼英找到了张金弦,对画家说:“当画家当然很好,但你想不想做一个世界顶级品牌?咱们中国自己的世界名牌?”

经过酝酿,“Sheme”品牌诞生了。一个个精致的中国结,一朵朵中国牡丹,绽放在一双双精心打造的鞋子上。中国元素与国际元素的完美结合,让全球合作下的鞋子成了行走的艺术。2000年起,刘琼英开始在国外的时尚杂志做"MADE IN CHINA"的推广,并在几十个国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一些国外设计师看到Sheme,被它的魅力吸引加入了刘琼英的团队。如今,刘琼英的团队已有来自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设计师。

2009年,Sheme品牌店在成都开业。不少员工心里嘀咕:一双蜀绣鞋子,定价4500元,可以买一台大彩电了,会有人买吗?开业第一天,店里就卖出去三双鞋!2010年,Sheme品牌店在北京开业。高级订制服务吸引不少顾客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上万元的鞋子得到认可。今年,Sheme品牌店将在上海外滩开业,隔壁就是一家世界顶级品牌。刘琼英一步步按照计划开店,香港和欧洲的sheme品牌形象店也在筹划中。

2012年3月份,意大利波罗尼亚国际鞋展开幕。12年前,就是在这个展会上,刘琼英被赶了出来。如今,她带着Sheme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进入了展会并以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做工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刘琼英的照片登上了当地的时尚杂志。

“现在外需低迷,不少人说出口生意难做,但其实穿鞋子的人并没有减少,制鞋业是朝阳产业。”刘琼英对记者说,“下一个10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品牌消费大国。我知道自己离成功还很远,做品牌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投入过程,打造品牌最重要的不是钱,是时间和全部的爱。一个品牌的形成不是我这一代人能完成的。我的自信是因为我的背后是中国。我们有那么优秀的文化,一定会做出自己的世界品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