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舟巡天 见证中国道路
曹红艳

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从2003年的那个金秋开始,神舟飞船5度飞天,5次跨越。中国航天人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少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航天事业发展之路。

作为集中了众多高新技术的领域,载人航天,从来都是一个国家智慧与能力的制高点。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以及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都有不小的差距,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航天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既是中国航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载人航天工程提供给全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国家工程,实现了最有效的整合。”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说,直接承担任务的科研院所有100多家,如果算上协作单位,共有10多万人参与了这项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说,适应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要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相继建立了科学严密的风险控制决策体系、以专项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以总体设计为龙头的技术体系、综合统筹的计划体系、系统规范的质量体系,以及创新、创造、创业的人才资源体系,充分展现了现代系统工程的核心理念。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深有感触地说,大协作并不意味着“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的配置;“一盘棋”也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荣誉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归零”,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名词。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管理规定中,这个可以简单解释为“从头开始查找故障原因”的词语被进一步细化为5个步骤,即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正是这种严谨细致,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在神舟巡天中,数千台套地面设施设备无一故障,全系统数万个口令无一差错,操作无一失误,确保了神舟飞船任务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中国航天人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铸就了不朽的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4年2月20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个月前参与实施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王永志院士当时这样讲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同祖国、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大有作为。”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紧紧相连,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连——这,正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创造非凡业绩和精神的动力之源。

“每个航天人,都是载人航天事业的一颗螺丝钉;而载人航天事业,又是祖国这艘巨轮的螺丝钉。”神九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今天,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占到80%。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人烟稀少,干燥少雨,自然环境十分艰苦。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在老一辈航天人“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精神的感召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

2008年秋,博士毕业的贾立德顶着大漠朔风来到这里,半年后把妻子也“拽”了过来。两口子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反而说很庆幸,因为“这里是最大、最美的舞台”。

发射测试站24岁的助理工程师柳晗,是地道的“东风子弟”。在航天城长大的他,本来有机会走出去,但他选择了和父辈们一样的人生道路。“自己的青春能够与国家命运如此贴近,是一件幸运的事。”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成为这批年轻航天接班人的生动写照,而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意气风发、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航天人队伍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充满激情的中国航天新时代即将来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