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梦想在太空绽放
文/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姜 宁 谢 波
长征二号F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前整装待发。 黄增光摄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出舱行走到交会对接,9年间,神舟飞船5度飞天,5次跨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

托举神舟飞船进入太空的,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

创造中国飞天奇迹的,是千千万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

6月16日18时37分,世界航天史上的又一个“中国时刻”。

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腾空而起。约9分钟后,随着船箭分离,测控任务的“接力棒”正式转交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此刻,在这个世界第三大航天飞控中心内,一个拥有博士头衔的青年群体正满怀着火热的青春梦想,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上。

李宏伟:快速成长的“全能博士”

这一刻,天宫一号副主任设计师李宏伟正紧盯着大屏幕上时间、速度、姿态等各项参数的变化。从船箭分离到飞船入轨,只有短暂而紧张的180秒,但李宏伟每一秒都不敢放松,因为飞船第一条关键指令——入轨参数必须经他确认才能发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的李宏伟,2008年初入飞控中心就被委以重任,进入总体室上行控制岗位。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岗位,担负着控制飞船每个动作的重任。经他确认发出的每个指令是否正确、航天员的每个动作是否及时而准确,决定着飞船的命运。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给飞船和航天员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宏伟,有幸赶上了神舟七号发射任务。两年后,嫦娥二号发射时,他便独立担当起了上行控制主岗。

备战神九任务的关键阶段,李宏伟担起天宫一号副主任设计师的重任。由于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嫦娥三号任务准备工作同时展开,李宏伟必须“两面兼顾”。虽然都是上行控制,但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特点,技术状态也截然不同。

李宏伟一面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方案编写和技术攻关,一面梳理嫦娥三号的总体技术状态和软件开发。从嫦娥到飞船,从飞模测试到遥测故障,从编排计划到联调联试,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

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李宏伟只用了3年时间,就掌握了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关键技术,设计了10本方案,开发出手控操作快速生成、测控计划合成等软件,为任务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全能博士”。

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宏伟说,“航天事业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工作,爱拼就能赢。”

彭德云:从莘莘学子到飞控精英

像李宏伟这样“神速”成长的,在北京飞控中心绝非个例。

博士彭德云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飞控大舞台上完成了自己从莘莘学子到飞控精英的华丽转身。

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状态非常复杂,涉及陆海天基数10个测控站,同时要对天宫一号、神舟九号两个飞行器进行多点频组合测控。由于原有的测控资源展现模式采用人工编排方式,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错,难以应对交会对接任务需求。开发一套实用、高效的可视化软件系统,成为充分利用测控资源,破解任务规划难题的关键所在。

2010年,就职于中心总体室的彭德云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一重任。当时,同事们对他的举动有些疑虑:开发一套完备可行的测控资源可视化软件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丰富的任务实战经验,还需要有深厚的软件功底。

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彭德云来说,开发软件是“小菜一碟”,难就难在对整个任务状态的把握。为了弥补专业不足,他白天学习测控计划、轨道计算等理论基础,参加技术讨论和联调演练,不放过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晚上,专门进行方案编写和软件开发。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开发出了测控资源可视化分析软件,有效解决了测控资源综合分析的难题,提高了飞控计划的可靠性。

针对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飞控技术要求高、协同关系复杂的特点,他还设计绘制了反映任务全貌、体现任务特点的关键过程流程图,将几百页的协同控制程序浓缩到有限的图表中,堪称“完美之作”。

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彭德云出现了腰肌劳损、头晕等症状,累倒在自己的岗位上。医生要求他住院调养,他反倒做起医生的工作,医生拗不过,最终同意他回单位完成方案。

彭德云说,“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博士,并有幸与祖国的航天事业一起迈步前进,这是我最大的幸运。”

邢锦江:勇于创新的博士后

感受这份幸运的还有年轻博士后邢锦江。这位学生味儿十足的博士后,近视镜片后面的眼神澄明,不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头脑中有出不完的“点子”。

协同工作程序是载人航天任务中一种重要的计划方案,地面技术人员和航天员都要依据这一方案进行控制和操作。传统的协同程序编排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依靠人工编排,且在实际执行中无法进行动态调整,不能满足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协同关系复杂、控制目标增多、轨控频繁、航天员安全要求高的需要。

如何提高天地协同程序编排效率?如何增强天地协同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中悄悄萌生——建立一套自动化的协同工作程序生成和执行监控机制,用最少的人力办最大的事。

在很短的时间内,邢锦江就突破了协同关系电子化、排算法组合维护、编排规则可扩展性等关键问题,采用全新的开发理念和技术体系,开发出一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控协同自动规划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大大提高了各个飞控岗位及决策指挥的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邢锦江说,“中心将承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的飞控任务,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需要更多异想天开的‘点子’。目前,我正在研究如何把‘基于规则的方法’引入测控计划的制定中。”

文/本报记者 曹红艳 通讯员 姜 宁 谢 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