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港澳台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工厂里的艺术奇葩
陈海韵

香港工业北移。十几年前,位于香港火炭工业区的工厂大厦十室九空。一群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学生在火炭租下单位,自称“伙炭”,默默耕耘。起初,他们每年举办工作室开放日,广邀同好参观,希望有一天世人能认同他们的努力。后来,火炭工厂大厦变成香港艺术家聚集地,愈来愈多的人来到这里,形成了“伙炭艺术村”。

火炭的工作室被视为理想的实验室。面对锯木、焊铁、塑料等,艺术家们在不同的材料中找到灵感与发挥空间。曾为2008奥运中国队设计运动服的陈仲辉,30岁时始从平面设计转攻时装,也于火炭工厦租下工作室培育他的时装设计的梦想,把工厦的走廊和楼梯变成了模特儿的时装秀舞台。

“伙炭”的艺术家多数是草根。也有人并非职业艺术家,在商海打拼之余,在这里租一方天地维系梦想的空间。一些艺术家做着看上去根本不能卖钱的装置,却自得其乐。香港艺术发展局早前进行的“使用工厂大厦进行艺术活动的现况及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工厦艺术工作者中,大部分为全职及自由艺术家,大部分是年轻人,从事的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是视觉艺术(37.8%)和音乐(37.3%)。

从2003年起,“伙炭”的开放从艺术圈内扩展至广大市民。近年来,参与《伙炭艺术工作室开放计划》的工作室数字不断增加。今年参与开放计划的艺术家约有250位,开放的艺术工作室多达76个,展出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混合媒介、版画、摄影及录像等。在每年的4天开放日中,参观的外国游客和香港市民络绎不绝。模特儿穿着纸制华衣游走工厦、亲睹艺术家画裸体写生,普通市民亦融入这片艺术家营地,由艺术家亲身授艺,学习中国书画,在陶艺创艺工作坊从事创作。

前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马逢国认为,工厦艺术是特殊现象,也是很正常、值得鼓励的现象,工厦发挥艺术家群居活动的魅力,以相对较“活”的形式,面向公众推广艺术,让艺术家、作品、观众,可以见面沟通,鼓励三者深入认识、相互理解。

“伙炭”是香港本土艺术市场的供应者。市民亲身接触艺术家,观看他们的作品,进入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伙炭”为香港发展创意工业,搭起了一座桥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