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运村”是个啥模样?
本报记者 姜 范

每天出入奥林匹克公园的媒体通道,都能看到一墙之外的奥运村。那里有一座座看起来很普通、颜色很素淡的住宅楼,楼层不高,外墙上悬挂的国旗是惟一的装饰。不过,想走进去可并不容易,必须提前提出申请,得到相关部门确认后才能进村参观。递交申请一周后,记者终于在26日走进奥运村进行实地探访。

和远观的感觉一致,村里并没有令人惊艳的元素。国际区设计得十分紧凑——升旗广场狭长,旗杆只有几根,有代表团升旗时才能临时使用。升旗广场离运动员居住区也不远,便于运动员在升旗仪式结束后返回住处。

运动员的住处也不宽敞。记者在供参观的样板间中看到,每个房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空间十分紧张。让不少高大运动员烦恼的是,奥运村的床为统一尺寸:长1.8米、宽1米。虽然可以加长,却无法加宽,看来,高大运动员只有“斯斯文文”的才有可能入睡。

功能区同样简朴,不过功能齐全。生活品必备区、诊所、健身中心、热身区、娱乐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基本上能满足运动员们的各种需求。最受运动员欢迎的是特许商品区,记者看到不断有运动员进来购买。

另一个广受欢迎的地方是奥运村安检大厅门口,组委会在这里的墙上嵌入了一只伦敦奥运会火炬真品。因此,不少运动员专程来到这儿手持火炬拍照留念。毕竟,能亲身参与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运动员并不多,能就近与正版火炬亲密接触,也算是聊以安慰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