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股市,轻债券”是国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常态,能否既均衡主板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又让上市公司“心甘情愿”进行债券融资——
主板非公开债渐行渐近看点何在
本报记者 崔文苑

在2012年第二次保荐代表人培训会上,监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将创新发行模式,推出主板公司非公开债。据了解,主板公司有望通过新规,进行非公开方式发债,不仅能够突破募集资金投向限制,也不受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40%的限制。这是在去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债发行之后,债券市场改革又将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净资产限制或突破

国内资本市场上,主板上市公司大多都以股权融资为主,进行债券融资的较少。中投证券投资顾问刘黎鑫分析认为,之所以主板上市公司会青睐股票融资,是因为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不用支付利息和兑付本金,其资金使用成本相对债权融资更低。

对主板公司而言,发债并不是主流融资意愿,那么,如何才能吸引上市公司发行非公开债?

这也正是酝酿中的主板公司非公开债的亮点,即有可能放宽募集资金投向方面的限制,募集资金的用处不再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挂钩,并且不受累计债券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40%限制。“对一些融资需求紧缺的主板公司而言,已经发债的比例达到40%以后就不能再进行债券融资。如果允许按照这样的规定进行非公开债券融资,那么,等于扩充了资金资源,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等。”申银万国债券首席分析师屈庆表示。

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詹诗华表示,在成本方面,非公开债发行成本低于股权融资的成本,股权融资需要向券商等中介机构支付一大笔保荐承销费用,而非公开方式发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推介费用。

此外,非公开债发行的效率也明显高于股权融资。去年,证监会简化公司债的审核程序,审核效率明显提高,平均审核周期缩短至1个月左右。而股权融资的时间较长,从公司提出增发议案,到报批证监会,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且流程比债券融资更为复杂。

“由于非公开债融资,有还本付息的规定,因此对上市公司来说,需要有计划地使用募集来的资金,也有助于其均衡使用股票、债券等多种募集资金的途径。”刘黎鑫表示。

利于完善融资体系

在成熟资本市场,债权融资比例远超过股权融资。资料显示,美国的公司债、政府债券、股票占比分别为60%、30%与10%。相比而言,股权融资在国内主板市场占据主要地位,债券融资发展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空间去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资本市场股票融资5087亿元,而公司债只有1704亿元。刘黎鑫认为,“主板公司非公开债的发行有利于增强债券融资的地位,完善主板市场融资制度体系。”

刘黎鑫表示,债券融资比重的上升,有利于减轻股市的再融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主板市场众多优质企业顺利融资、增加融资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债券市场改革启动后,监管部门的审核流程大为简化,交易所也提高了对债券交易的重视程度,各公司债发行主体进行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的行为也密集出现。监管部门今年透露,债券市场的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显著增加债券融资规模。业内人士表示,本次非公开债发行,无疑大大拓宽了债券融资渠道,有助于债券融资规模的扩大。

此外,刘黎鑫认为,此举还有利于构建以发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公司债市场体系,以及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等市场化配套机制,减少风险性事件发生。

风险控制仍是重点

市场人士分析,与股票的发行不同,发债更重视的是债券产品本身,即便发行人暂时亏损也能够发债,尤其是非公开债的发行,对公司本身盈利能力的考评和检测都不严,这在根源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是盈利能力较高的公司,即便暂时亏损,募集资金后会较快改善经营状况;而如果是经营状况恶化的公司发债,则会陷入恶性循环,其债权的风险度就较高。”刘黎鑫表示,即便是突破了净资产的限制,那也是相对而言,还是要考虑到净资产规模来衡量发债的数量,毕竟负债率过高企业风险也相应较大。

此外,受利率波动的影响,主板公司发行非公开债的机会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广州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广文分析表示,非公开方式发债的利率会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这会给作为发行主体的主板公司带来偿付能力的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