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工业转型稳增长

7月13日上午,总投资逾3亿元,以卫星遥感应用、无人机遥感应用和遥感软件系统开发为3大产业方向的中科遥感西安空间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国家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此举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西安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建设的加速启动,同时也是老工业基地西安依靠产业创新稳增图强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安工业投资力度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预计增长40%以上,全市工业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幅133%,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等10大工业优势产业在“稳增长强结构”中的领军作用日益显著。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

重投向、重结构、重长远产业布局,是西安市以创新转型促进工业稳增长,通过稳增长夯实工业转型基础的重要着力点。今年5月,西安市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通过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明确提出,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弥补西安重大产业缺项的国内外工业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其中,2012年促进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首批计划重点支持了陕汽天然气重型商用车产业化、双健食品包装容器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和阿尔斯通永济电气地铁牵引电机扩能等22个产业创新提升项目,扶持资金达1020万元,在稳增长中彰显创新实力。

记者注意到,西安上半年新开工的29个工业项目全部集中在航空航天产业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专用通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其中,西安正麒电气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项目、西威新能源科技公司120MW光伏电池、蓝色海洋太阳能系统设备公司的高性能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西安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输入了新鲜血液。

产业环境布局创新是西安工业稳增长的重要载体。7月6日,西安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了《渭北工业区规划》,该规划以“三廊三组团”的格局,将现有的高陵、阎良、临潼3大工业聚集区统筹整合,规划总用地规模达到29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包括汽车制造、航空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西安市副市长任军号表示,未来的渭北工业区将是一座生态型工业新城,8年后,工业区工业总产值将有望达到7000亿元。

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是西安工业可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西安市一方面积极促进银企互动,支持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另一方面,精心打造融资链。聚集了上万家小微企业的西安高新区出台《融资性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补贴暂行办法》,对为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进行补贴,根据不同担保项目,担保机构可享受担保额最高3.75%的补贴,降低了企业贷款担保的成本。该政策还规定,享受政策的担保机构为企业进行担保时所收取的担保费率不能超过担保额的2.5%,减轻了企业贷款时所负担的费用成本。2011年,11家担保机构为区内252家企业担保贷款逾20亿元,获得财政补贴资金共计1951.30万元,担保贷款额及补贴额均较上年增长1倍左右。

按照西安工业稳增长计划,今年西安将投资100个重大工业项目,计划竣工投产项目35个,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预计可新增工业产值85亿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