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企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化之快出乎意料
本报记者 崔书文 黄晓芳 王薇薇

光伏产业正值“寒冬”。这个“寒冬”有一个特点,就是来得太急,来得太猛,变化之快出乎意料。

最没有想到变化如此快的,恐怕是生产厂商。他们当初投下真金白银,是希望得到回报甚至丰厚回报。就说多晶硅吧。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价格曾经狂飙,一度接近每公斤500美元。因此,国内新上了多条多晶硅生产线,但这些生产线所产多晶硅成本都比较高,当时大致在每公斤50美元上下。去年以来,随着多晶硅价格一路下跌,这些厂商陆续坠入深渊。当价格跌破每公斤50美元的时候,国内许多厂商都觉得到底了,不可能再跌了。当时鄂尔多斯的一家企业,投资28亿元人民币新引进了一条3000吨的生产线,据说是技术最先进的。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当时自豪地说,他们的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公斤40美元以下。现在情况如何呢?多晶硅现货价格已经跌破了每公斤30美元。我们在河北英利调研时,他们觉得价格还会再跌,因为国际大厂商的成本还在下降;在徐州中能硅业调研时,他们2012年的生产成本目标是每公斤18.5美元;在江西赛维调研时,他们说现在上一条国产的3000吨生产线,大致只要18亿元人民币。一年间,风云突变。从目前的情况判断,那些成本在每公斤50美元左右的多晶硅厂家,几乎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没有想到变化如此快的,还有政府部门。我们开始调研前,政府有关部门新出台了两个规划,一个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另一个是《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两个规划,带着这两个规划的文本进行调研。可是,在调研时发现,规划中要求在“十二五”末达到的目标或指标,有一些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比如,多晶硅生产,规划要求“到2015年平均综合电耗低于120千瓦时/公斤”,现在几家大企业差不多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再比如,对光伏发电成本目标,规划要求“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千瓦”。2012年初,光伏组件成本在1万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在1.5万元/千瓦,目前这两项已经分别降至6000元/千瓦、1.1万元/千瓦。几个大厂商的负责人都说,政府部门做规划时也曾做过深入调研,但形势变化远远超出了预期。坦率地说,了解到这个情况,我们觉得很意外。就在我们调研时,有媒体解读这两个《规划》,还专门将上述指标列成表格以示突出。由此感到,及时地深入地调研有多么重要。

形势变化如此之快,有竞争惨烈的原因,有技术加速进步的原因,或许,也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发展特点有关。看来,对待新兴产业发展,我们不能用老思维、老眼光,需要有更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