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欧海关及公检法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历时两年的尚德太阳能跨国维权案件,近日正式落下帷幕。
7月1日,这起货值255万余元人民币的维权案判决生效,国内光伏行业领军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为这起打假案件的最终赢家。
越洋电话牵出
走私假货线索
2010年3月,一家德国客户的越洋电话打到了尚德太阳能公司客户经理的案头。电话一端,德国客户急促地询问,“带有‘Suntech’字样和相关图案的出口货物,是否经过尚德的商标授权”,这让尚德公司的法务人员立即提高了警觉。
原来,这家德国公司是通过日本中间商订购了一批尚德太阳能电池板,满载着32万多欧元货值的两个集装箱刚刚离开中国港口,德国客户就怀疑这批太阳能电池板是仿冒尚德品牌的假货。出于慎重,他们来电希望无锡尚德能够对这批货物进行鉴定识别。
尚德非常重视这一线索,他们深知品牌和信誉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性。接到客户反映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内部核实。经查,尚德公司并没有货销售给这家德国公司,可初步断定这是一批假货。但幕后的造假者是谁,假货是什么时候运出国的,这些问题如谜一样困扰着尚德公司法务人员。
很快,尚德公司通过调查,追踪到了这批货是通过上海海关出境被运往德国。通过查阅德国公司提供一些交易资料,尚德公司立即通过上海海关与该批货物的目的港德国汉堡海关取得联系。
“我们公司在德国已经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在海关也已经备案,因此,我们的商标和品牌受到当地海关保护。”尚德公司法务部高级知识产权经理王桂香说,在光伏行业,类似的侵权品牌比较少见。主要原因是,“Suntech”这一品牌在海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并受到欧洲海关的重视和保护。
据悉,早在2009年底,德国、英国、荷兰等国海关都曾查获了冒充尚德品牌的假货。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和维权意识,也正是在尚德逐步的发展和海外扩张过程中越来越深入。
经过及时协调,2010年4月21日,960件贴有“Suntech”商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汉堡港被德国海关当场查扣,尚德驻德人员到场协助查验,确认这批货物系假冒尚德注册商标“Suntech”的假货。
随后,无锡尚德向德国海关提出扣货申请,德国海关出具了正式扣货通知。在尚德公司委托人的见证下,该批货物除保留一些样品外被全部销毁。
行政互助力促
尚德维权成功
尚德公司在对这批假货的追查过程中发现,它们极可能是由无锡林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通过一顾姓中年男子出售给德国公司的。在无锡海关的协助下,尚德公司经过半年时间收集、公证认证国外证据,于2010年11月向无锡市公安机关报案。
然而,当时案件仅有的书面证据来源于海外,案件的关键证据之一假货样品仍被德国海关扣押,能不能拿到假货样品成为侦破本案的关键。
“我们的德国律师与德国海关沟通过多次,但当地法律没有这样的规定,将扣押品移交境外公司。”王桂香告诉记者,这是公司接触到的第一例有关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上上下下都感到有些无从下手。
“我们在欧盟注册了商标,这是企业信誉的累积。如果有假冒产品在市场上流通,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市场份额,损害企业声誉,还可能因为假冒产品达不到安全标准,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王桂香说。
无奈之下,尚德公司向海关总署求助。经海关总署核实,在德国的法律体系中,确实没有实物交换这一条。可海关总署有关部门也敏锐地意识到,这起案件将对今后两国的双边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经海关总署与德国海关反复磋商和磨合,最终决定通过行政互助的方式,破例将1块扣押的假冒“Suntech”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给中国海关总署,并同意作为刑事案件的实物证据。
收到实物后,海关总署迅速转交给无锡公安机关,由此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根据公安机关查实,犯罪嫌疑人顾某于2010年初取得了德国某公司向无锡尚德订购太阳能电池板的订单。
顾某找到林德公司法定代表人蔡某、公司副总经理周某商议,仿冒尚德太阳能电池组件,并通过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法,骗得德国公司开具受益人为林德公司的信用证。随后,3人伪造“Suntech”注册商标1000余件,其中960件粘贴于仿冒的电池组件上。
今年6月21日,法院对这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处顾某、蔡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判处周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林德公司被判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
今年3月,在德国科隆举办的“中欧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计划会议”上,有关部门还专题交流了该案侦破的成功经验,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赞许,为中欧双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和刑事合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尚德公司维权案虽已告一段落,但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却是长久的。从不久前召开的国内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培训班获悉,全国海关将通过与国内各企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