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基本公共服务阳光照耀每一个人
本报记者 亢 舒 黄晓芳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日前印发。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性规划,是我国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勾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

异地医保报销能否实现?子女随父母的异地教育问题该如何更好地解决?就业难该如何破解?这些都是百姓热议的民生话题。《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让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进入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为国家实践。在19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了相关情况。

明确概念范围标准

范围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

这份《规划》所描绘的蓝图,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公共服务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正如胡祖才所言,《规划》将范围确定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卫生等8个方面,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突出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将依据怎样的标准?据介绍,《规划》首次针对80个项目中的每一个服务项目明确了国家基本标准,每一个项目都从服务对象是谁,保障标准是多少,资金谁来保障,以及覆盖到什么水平4个方面予以明确。胡祖才说,在设定标准时,遵循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胡祖才指出,《规划》中明确的是国家基本标准,各个地方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拓展范围或提高标准。同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也是动态调整的。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4个方面的目标取向。

“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内容进行明确,是《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大的作用所在。”胡祖才说。

公共服务将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加大对弱势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

《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是3个方面:

首先是统筹城乡。《规划》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

二是统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来尽快提高这些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同时也鼓励发达地区通过对口支援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中央财政要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加大投入力度,能够促进资源均衡配置。

三是加大对弱势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机会均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之所在。胡祖才说,均等化等于不论贫富、性别、地域都可以公平地获得基本公共服务,但机会均等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胡祖才特别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因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由基层政府来完成,《规划》特别强调加大对县级政府的财力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实现县域内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均等化,然后逐步做到地区、省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胡祖才说。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各级政府在制订公共财政预算时优先安排预算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并确保合理的增长速度

《规划》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应该明确的是,从支撑条件来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年财政收入已超过了10万亿元,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为强化财力保障,《规划》要求各级政府在制订公共财政预算时优先安排预算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并确保增长速度与财力的增长相匹配、同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推进实施按照地区常住人口安排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对此,胡祖才说,财政在支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要逐步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来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二是要完善转移支出力度,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财力不足的地方基层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在预算安排上要给予优先的保障。

有关专家表示,《规划》强调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力度,表明政府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向民生倾斜,这也是我国政府正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表现。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突出体现了供给模式上的改革创新

“《规划》特别强调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突出体现了供给模式上的改革创新。”胡祖才说。

近日,20多个部委陆续出台了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实施细则。有关专家表示,国家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举办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推动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托老等方面的服务。

《规划》同时还要求,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培育慈善组织,完善慈善捐赠的法律法规和税收减免政策,充分发挥慈善机构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筹资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为了更好地考量《规划》的实施效果,《规划》提出了需要建立实施的评价机制,将及时跟踪《规划》实施情况,并明确提出,要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并将这些评估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