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华宁煤:用铁的制度抓安全生产
本报记者 许 凌

7月19日上午8时45分,记者随全国煤炭安全生产现场会观摩团40多人一起乘坐井下“猴车”,来到神华宁煤集团汝箕沟煤矿井下工作面。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5大灾害。不过我们这个号称‘坐落在火山口上’的百年老矿,已经实现连续6年无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安全生产。这得益于我们多年来坚持的‘强化管理、优化系统、科技创新、综合治理’16字安全管理思路。”汝箕沟煤矿矿长王华告诉记者。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2006年组建以来,积极与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对标”,全力提升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水平,原煤产量由2006年的2310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7012万吨;年利润由0.72亿元增加到63.05亿元;资产总额由164.75亿元增加到750亿元;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6年的0.141下降至2007年的0.089、2008年的0.026,2009年至今累计生产原煤2亿多吨,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俭说,宁夏煤炭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公司所属矿井既有银北汝箕沟等开采百年的老矿井,也有宁东羊场湾、梅花井等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如何确保安全生产,集团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首先,以安全技改为重点,大力推动矿井优化升级。针对银北老矿井系统复杂、设备落后、采掘抽比例失调,瓦斯、火等灾害严重的状况,大力实施“一优三减两提高”安全技改升级工程,即优化矿井生产系统、减头减面减人、提高原煤生产效率和矿井抗灾防灾能力。他们先后投入13.4亿元,对金能、乌兰、白芨沟、焦煤公司、汝箕沟等老矿井的开拓方式、生产系统、采掘工艺进行优化简化,合理集中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了“一井一面”的生产格局。

其次,推进班组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开展精品采掘工作面、精品巷道、精品硐室创建活动,共创建精品工程60个,14对生产矿井全部达到质量标准化一级。他们严格执行跟班队长、班组长、安监员、瓦检员“4人联岗”责任制;执行开工前安全检查、人员进入煤(岩)帮请示签字准入、工作面安全隐患处理“三项制度”,确保班组安全生产。

第三,将“一切事故皆可防可控”的工作信条渗透到安全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流程和各种行为规范中,认真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带(跟)班制度、安委会成员“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他们严格责任追究和奖罚,坚持用铁的制度、铁的纪律、铁的手腕实现安全管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