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证券行业创新要把握五项原则
记者李会

本报北京7月19日讯 记者李会报道: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表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行业现在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推进证券行业创新需要把握以下5项原则:

一是严格区分公募和私募,逐步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如果区分得当,一多半的风险可以避免。二是永远不做自己不懂的产品。要将场外交易和柜台交易纳入登记、备案制度,保持一定的透明度。三是不取不义之财。一定要牢固树立诚信观念,继承优秀的中国金融文化传统,特别是对客户,一定要有充分的风险提示机制,不欺骗客户,不蒙蔽客户,这是好的投资银行和差的投资银行的根本区别。四是风险敞口始终保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五是时刻做好经营状况向最坏方向发展的准备,要有逆周期的拨备。

“作为一个储蓄大国,我国每年的储蓄占GDP比例高达40%以上,就是说有约20万亿元,按现在的汇率计算也有3万多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郭树清说,但是,资金的闲置、浪费及重复建设等问题还很突出,很多企业得不到资金。从总量看,储蓄率非常高,但资本配置的效率不够高;从结构看,大量的资本没有配置到最合适的地方,存在严重的浪费。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证券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责任。

他同时表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问题还很多,投资回报率较低,投资费用成本过高。“但也要看到,短短10年间,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从几万亿元扩展到20多万亿元,市盈率从平均的50倍至60倍变成目前的13倍至14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市场结构的改善,为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基础。”

他表示,当前,债券的重要性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认同,债券的规模应当比股票大,金融市场价格体系、估值体系、风险控制体系要建立在债券市场上。“国外经验表明,对于投行业务来讲,将来成长潜力最大、收入最多的可能就是固定收益产品。除公开发行的股票、基金、债券外,今后私募、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等理财、债券和股本类创新产品的规模也将快速增长,证券中介服务的增长潜力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郭树清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