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三角”:南粤创新风正劲
本报记者 张建军

经受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开放前沿的广东正在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几个关键性的经济数据变化引人注目。

2011年,广东外贸依存度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152%降至108%,全省工业品内销比重达70.1%;靠“三来一补”简单加工业起步的广东,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均已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品产值1.5万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快速构建,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正在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3.8%。广东人形象地说,他们“正从拼汗水、拼资源,向拼服务、拼智慧转变”。

广东30多年来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走出了一个外向带动的经济发展路子。然而,率先发展的广东也率先遭遇到“成长的烦恼”: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种局面让广东深切体会到,要在国际市场上成为真正强有力的竞争者,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广东科技创新发展,依靠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厚功力。

建设创新型广东,智力资源是支撑。据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介绍,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工作自2009年启动以来,省财政已投入资金8.55亿元,带动地市财政和社会投入50多亿元,资助引进两批共31个海内外优秀创新科研团队来粤创新创业,汇聚高层次人才251人。截至目前,两批团队已研发新产品49个,其中5个成功进入市场,销售额近60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了数十亿元产值。李兴华说,今年,广东还实施人才倍增计划,将引进经费由去年的4.2亿元扩大到8.5亿元,并力争用5年至10年时间,引进100个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和100名领军人才,为广东“智造高地”崛起源源不断增添“智慧活水”。

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发展,让广东做大了创新增量部分,激发了高校院所的创新活力,盘活了国内省内的创新资源,闯出了一条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路。

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这座不起眼的小楼里,一群20岁上下的年轻人已经在世界知名的权威杂志《自然》系列和《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具有世界影响意义的论文,成为“珠三角”地区涌现出来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它们具有“三高”特征,即高起点的组建模式、高效率的运行机制、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加快自主创新,解决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是关键。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利用自身制造学科方面的优势,与东莞市政府合作,建立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工研院副院长刘国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工研院一直致力于实现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在产品研发上更紧贴东莞地方实际需求。我们自主开发几十个系列的核心装备,在企业应用取得成功,实现制造业重大装备国产化,促进了地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实验室里好看不好吃的‘青苹果’变成了好看又好吃的‘红苹果’。”

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实践创新,在广东正形成一股清新的风潮。借力自主创新“破茧”,“广东制造”正向“广东创造”“蝶变”。 (相关报道见五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