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龙头,江苏和浙江为两翼,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中国区域经济中起着龙头表率作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长三角重任在肩;加速经济融合,阔步迈向一体,带动区域发展,辐射服务全国,长三角风华正茂。
2008年,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首次跃至国家层面。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呈一日千里之势。
作为长三角龙头,上海凝聚起科学发展的共识,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围绕建设“四个中心”,以推进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来增强经济中心的功能,加快构建与经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步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上海已呈现出国际金融中心的雏形。相关税收、法律、监管和人才制度参照国际惯例,也在先行先试。上海经济对房地产、重化工、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的依赖度明显降低,来自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动力输出”则日渐增强。
长三角,“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以长三角为整体的大交通初步形成。改革开放的辐射,带来区域合作的深化。长三角城市群在长三角整体大交通构成的带动下,产生巨大的内在集聚和扩散功能,形成世界又一个大城市群。2012年,江苏、浙江更广阔的腹地将更深度承接上海和国际产业、资本梯度转移;“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共同促进基金”也将在今年首次成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活力将被进一步激活。
以改革开放引领“转型发展”。上海推出“十二五”时期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方案,超过70%的指标均为首次设立,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安全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等。江苏则发布了“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等首次设立的指标。长三角区域融合,经济合作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