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豆粕需求看大豆加工
周 琳

最近,国内豆粕价格大幅领涨豆类。同是大豆产品,豆油和豆粕的价格呈现涨跌两重天。

其实,油弱粕强的状态并不是偶然现象。从内因看,国内畜禽养殖需求的回升,极大地拉动了作为饲料的豆粕价格走高。从外因看,目前北美地区的旱情可能令大豆单产下降,进口可能出现的波动对豆粕供给影响大于豆油。同时,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豆油价格不振,油厂进行大豆榨油时更倾向于选择多出豆粕产品,供给饲料养殖业。

在国内所有粮油作物中,油脂油料作物是目前唯一总体上供不应求的品类。目前,国产大豆约有1亿多亩的种植面积,按照相关发展规划,未来5年有望超过1.4亿亩。即便是如此规模,较之过去也不算高。过去3年间,我国共进口大豆近1.5亿吨,进口的出发点并非进口大豆的高质量、低价格等因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养殖业对豆粕的青睐。统计显示,进口大豆的出油率超过18%,出粕率超过79%。在不计算损耗条件下,如按照这一比例计算,近1.5亿吨进口大豆能加工出1亿多吨豆粕。

从种植和饲料加工的比较效益看,大豆在榨油厂和饲料厂的价格要比田间高得多。用好进口大豆,把利润留在国内的豆粕加工环节,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大豆加工业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向选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