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措并举治理农村垃圾

6月21日《经济日报》“读者之声”版,通过来信摘登、来论、读者建议等形式,大篇幅刊发了《农村垃圾治理不能等》的专题,在农村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充分体现了《经济日报》对“三农”和民生的关注。

为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解决垃圾乱堆乱放问题,这几年很多地方都启动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乡村清洁工程”等活动,有的地方政府还投资为各乡镇建了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价值数十万元的自卸式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有效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

笔者认为,农村垃圾治理要落到实处,深入人心。首先要对广大农民群众加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农民群众社会文明意识、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自觉参与农村垃圾治理。比如,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齐务村从2008年起,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来规范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村里享受低保人员自发成立了保洁队,自觉自愿承担起了村里的保洁任务,几年来,村里一直保持干净整洁;其次,在目前乡镇经济实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多措并举,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农村垃圾治理资金缺口大的难题,延伸公共服务,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里;再次,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对乱堆乱倒垃圾、破坏农村环境行为,坚决予以严惩,绝不能以罚代管。最后,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制度,实现变废为宝,物尽所用。

河南平顶山湛河区曹镇乡政府 王毛生

长效机制扮靓农村“脸面”

农村垃圾的处理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民生的一个大问题。6月21日《经济日报》以“农村垃圾治理不能等”为题,呼吁及时妥善处理农村垃圾。笔者认为专题真实反映出社会民生民情。

日前,笔者来到江西九江县狮子镇牌楼村,只见乡村道路宽阔平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为了长效保洁,九江县制定了资金长期投入政策,实行“乡镇拿一块、村户担一块”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了激励村民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该镇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文明卫生家庭”评比活动,卫生状况做得好的家庭不仅能获得荣誉,还有500元的资金奖励,整个村庄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比、学”氛围。

笔者认为,要治理农村垃圾,首先政府要实行资金长效投入机制,完善配套硬件设施,为农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及处理创造条件。其次,要实行长效管理机制,划定卫生包干责任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并加强宣传,强化培训,把农村垃圾治理的常识、理念及分类处理等知识落实到每一个农户心中,形成自觉保洁意识,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不定期检查卫生保洁工作。再者,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评比农户的室内外环境卫生,通过奖惩激励措施,引导农民自觉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真正实现有效治理、长效治理。

江西九江县委 董 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