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托产业 创新机制 优化环境
南昌着力构建人才集聚新高地
记者赖永峰 李芳原

依托产业聚集人才。充分发挥产业和项目的人才吸附效应,实现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的目标;

创新机制成就人才。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行政区划、身份、所有制、地域等壁垒;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积极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激励各类高层次人才施展才智、贡献力量。

本报讯 记者赖永峰 李芳原报道:目前,江西南昌正在全力构建支撑带动江西全省发展核心增长极的人才集聚高地。为营造各类人才“学有所用、才有所展、事有所成”的环境,南昌市日前推出了《南昌市直接联系人才实施办法》和《市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首批87名“市直接联系人才”也已从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5类人才中脱颖而出。同时,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南昌人才活动周”期间,人才交流空前活跃,仅大会现场就有3000多人初步达成了签约意向。

依托产业聚集人才。南昌把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和项目的人才吸附效应,实现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的目标。目前,立足光伏、汽车、大飞机、生物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支柱产业,南昌重点实施了“引进国外智力”、“513”海外人才集聚、“洪城特聘专家”、“521”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21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5项工程,共引进外国专家800余人次,招聘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30名,实现了以高端人才的先发优势构筑产业的主导优势。

创新机制成就人才。南昌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柔性引才理念,打破行政区划、身份、所有制、地域等壁垒,在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主战场,整合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等各种平台,通过技术入股、项目合作等形式,创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速企业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基地。仅南昌高新区就建成了5个国家级技术中心、55个省市级技术中心、15家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和专家到此发展。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南昌积极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激励各类高层次人才施展才智、贡献力量。2011年,该市投入300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今年又将专项资金额度提高到7000万元。其中,被聘为“洪城特聘专家”的高层次人才每人将获得30万元的奖励。此外,南昌还建立了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对重要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

据南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德寿介绍,近年来,南昌先后制定了《南昌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南昌市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十项举措》,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完善和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类人才统计入库总量为15.1万人。近4年来,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640人,其中109人拥有博士学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