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油、电力和煤炭为代表的能源需求最近出现了大幅度不断走低的迹象,由此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担忧和恐慌,认为这是经济失控的先导信号。
笔者认为,这种上游资源性商品价格走向回落其实是好事情,表明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说明经济正在步入良性和健康轨道,这是一个从先前无序走向合理规范的过程。
经济出现下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出现下行,压制了需求能力的增长,也变相放大了供给能力的过剩程度。这直接反映在大宗资产价格迅速下降上,尤其是以原油、电力和煤炭为代表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大幅度不断走低的迹象,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从上游能源产业向中游能源直接使用企业传导,也由中游能源消费企业向下游工业制成品企业传导。特别是需求和产品价格6月以来出现了让人忧心的急遽下降。如秦皇岛电煤库存量一度冲上了940万吨的高位,距离941.5万吨的历史最高位仅咫尺之距,煤炭堆场由于逼近库存容量而面临被迫关闭的威胁。
退一步讲,如果这种经济下行持续下去,需求和供给比例进一步拉大的话,有可能促使商品价格失去平衡。
以煤价走低为例。6月20日,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每吨729元,创指数发布以来单周最大跌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煤炭生产企业对经济下行估计不足,未能提前预见需求曲线快速走低的变化,超饱和警戒的库存积压愈来愈严重,过量供给的结果直接作用于煤炭价格。
另一原因,主要在于煤炭需求企业受到了经济下行的干扰,未能未雨绸缪预计到用电量的萎缩。作为电煤需求终端的全国六大电力集团,其煤炭库存都达到或接近了历史上限。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气温显著偏低,预计中的季节性用电高峰尚未出现,电力行业发电量和用电量两项指标巨幅下降,用电需求的峰值跟往年相比低了很多。
与此同时,今年前4个月煤炭进口同比增长69.9%,累计达到了8655万吨,同比增加3549万吨,这也导致煤炭供给过剩加剧,价格失去有效需求支撑而下跌的严峻局面。
煤炭这些关键性产品价格的下降,无形之中加剧了社会对经济下行的担忧情绪。以中金公司的观点为例,在最近的一份研报中,中金公司把今年我国GDP增速直接下调到了7.8%,比其此前8.1%的预测低了0.3%,明年的GDP增长预测,也对应地降到了8.3%,比此前预测的9.0%低了0.7%。
当经济运行的态势中下行越来越明显,笔者没有中金公司那种过度悲观的看法,而是坚信去年和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头的两年,纵然经济下行加速,但持续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惯性,“三化”的持续推进,以及房地产市场保障性住房投资的拉动作用等诸多因素,却依然可以毫无悬念地带动GDP增长率定格于8%上方。
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于“十二五”的后3年,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完成之后,房地产市场终结历史使命而彻底转势的过程之中,因为在原有推动力彻底消失,而新的经济增长活力尚未完全培育起来的时候,才是对经济发展动力的最大、最严峻考验。
因此,即使当下煤、电、油、气等物价快速回落,也不是代表经济下行失控的先导信号,更不应该简单视为异常信号而恐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尤其是上游资源性商品,其价格适度回落是好事情,总比走向毫无支撑、没有道理的上涨要强。煤炭价格曾经历了价格虚高,脱离经济现实的较长周期上涨,现在走向回归经济真实的回落,走向剔除过度泡沫成分的价值回归,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经济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经济步入良性和健康轨道的正常路径,更是由无序走向合理规范的过程。
面对当下经济下行的现实,我们没有理由过度悲观,过往的经历足以让我们相信我国经济所具有的调节能力,相信管理层有能力应对世界经济的复杂格局,我们应该从主客观方面看重中国经济化解矛盾的能力,看重中国经济自我完善发展的能力,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看好中国经济创新可塑的弹性。中国经济转型正进入实质阶段,文化产业的支柱性经济地位成为政策共识。中国经济有潜力、也有动力带动全球经济率先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