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随着盛夏来临而变得火热。6月29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7月玉米期货合约收于每蒲式耳6.7250美元,当月上涨21%;7月大豆期货收于每蒲式耳15.1275美元,当月上涨12.9%;7月小麦期货收于每蒲式耳7.39美元,当月上涨14.8%。
总体上看,芝加哥农产品期价上涨的动力来自多个方面:一是天气因素继续扮演主导角色,由于5月份美国中西部地区普遍遭受干燥高温天气,目前该地区的土壤普遍处于干旱状态,不利于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生长。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农业部下调作物产量及库存预期,并且全球范围的高温天气正在威胁未来作物供给,均推动各类农产品期价上扬。二是希腊暂时避免退出欧元区,有利于修复市场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农产品价格。三是欧盟峰会通过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计划,对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期价构成利好。四是美元受到美国经济数据低迷的影响下跌,对农产品市场整体构成利好。
具体而言,玉米方面期价飙升,除了天气因素影响产量,美国乙醇产量增加,玉米期末库存下降,投资者认为玉米市场处于超卖状态不断增加空头回补盘,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玉米期价。
小麦方面,美国今年冬麦产量预估值调低,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及黑海地区的小麦产量下降,加拿大、阿根廷今年小麦播种面积降低等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小麦价格。此外,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美国及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量下降的预期,以及对美国冬麦产量的调低,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6月小麦期价。
大豆方面,美国去年9月至今年2月出口强劲,导致目前库存较紧,对大豆价格构成支撑。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2011年至2012年大豆期末库存为1.75亿蒲式耳,而此前的预期值为1.95亿蒲式耳。2012年至2013年,期末库存为1.4亿蒲式耳,低于先前预期和上月的预期值2.1亿蒲式耳。另外,报告说,大豆优良率为60%,低于去年同期的67%,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大豆价格。
芝加哥农产品期价承压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欧洲政局不确定性增加,一度导致谨慎情绪主导市场;二是美国经济数据低迷,压制了农产品期价;三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未能在6月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举措,让市场感到失望,导致投资者对未来粮食需求前景的担忧加剧。另外,美元走高及出口数据不振也令农产品市场承压。
具体而言,玉米方面,出口数据低于预期,作物质量数据好于预期,南美增加玉米供应,投资者预期玉米种植面积将增加,均成为利空因素,导致基金投资者大量抛售玉米合同,压制了玉米期价。
小麦方面,美国中西部冬麦即将获得丰收的消息打压了小麦价格,小麦出口低于预期,美元走强抑制了一些投资者购入小麦合约的兴趣。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美国冬麦产量预计16.84亿蒲式耳,高于预期大约3400万蒲式耳;各类小麦总产量预计在22.34亿蒲式耳,高于预期1200万蒲式耳,均对小麦期价形成压力。
大豆方面,尽管大豆价格也受到美元走弱以及中西部不利天气的支撑,但随着7月合约到期日的临近,部分投资者开始大幅卖出,并滚动买入11月合约,打压了豆市行情。欧洲经济增速放缓及美国低迷就业数据等消息,不时打压大豆期价。另外,大豆期价前期大幅上涨,部分投资者认为处于超买状态,开始加大卖出,使大豆市场不时出现弱势行情。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国大豆、小麦及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季度库存数据对农产品市场形成打压,但芝加哥农产品期价走势未来仍将取决于欧债危机走势和美国农作物主产区的天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