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7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水到灶台 解决吃水难
本报记者 罗 霄 通讯员 石建波

“这水真甜,我们终于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啦!”看着水管中流出的自来水,内蒙古太仆寺旗红旗镇朝阳村党支部书记孙继林高兴地说。

“多年来,朝阳村村民吃的都是村东头大口井里的水,水色发黄不说,还有水锈。可是就连这种水质较差的井水,一到每年春季还满足不了全村人的需要,村民们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得去大口井挑水吃。”孙继林说,“自从去年太仆寺旗水利局在我们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后,全村90多户村民喝上了无污染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吃苦水的日子。”

近年来,太仆寺旗全力实施以饮水安全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水利工程。为此,太仆寺旗派专人对村庄的缺水现状进行了调查,编制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截至目前,全旗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114处,解决了9.01万人、18.72万(只)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过去由于受缺水困扰,很多村民怕家中发生“水危机”,不敢离家半步。如今自来水直接引到家里,他们不再为缺水担忧,一批劳动力从“扁担”上解脱出来,通过外出务工、本地种植园区打工、家庭养殖等途径,加快了脱贫增收的步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