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报网连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增长将促下半年经济回升
董少鹏

近期宏观经济面消息频出。继央行降息之后,接着国内油价下调,降幅为3年来最大,再接着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可谓喜忧参半。5月份CPI同比涨幅降至3.0%,创下2010年6月以来的新低;进、出口规模双双创出月度历史新高;PPI和制造业PMI均环比回落,其中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和投入指数回落幅度最大,降幅均超过2个百分点。

很显然,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增大,结构调整面临巨大挑战。过去两年间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加之实施大力度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对于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是经济转型所必须经历的阵痛,要坚定转变发展方式的信心,更要认清转型非一日之功,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认清当前艰巨形势,既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又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充分考虑经济主体承受力的同时,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加快结构调整,而“调度”好宏观政策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这次降息固然是为了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激发企业扩张意愿,但客观上也会刺激部分资金向银行体系之外释放。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可以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压缩间接融资比重”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

6月7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基金业成立大会上提出,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和现实需要的、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这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要让富余资金通过市场方式,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对接;二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上要更加市场化,并适当放宽民资准入;三是壮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和丰富直接融资的途径。只有在这三个层次上加以改革创新,才能改变当前“市场资金多、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当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靠体制机制改革,其中包括建立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也包括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此次降息对于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促进。企业成长的持久动力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就我国而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大发展,这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另外,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储备、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都处于比较弱的阶段,也需要通过降息加以刺激。

此次降息的同时,适度放宽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由此,不同规模、不同资产状况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己当期的储蓄情况进行经营调节。这样也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适当竞争,从而推出差异化的服务,惠及储户和贷款业主。目前利率浮动幅度放宽得还比较小,今后可以扩大到20%至30%的水平,更加市场化。

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转轨时期,而转轨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我们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与整体经济之间、各类金融机构自身内部,都还存在诸多的结构上的不合理。我们在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把庭院完全打扫干净之后再转轨,而是需要“带病转轨”。

当前,我们还要审慎而积极地看待外界的反应。在6月8日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国外一些机构立即做出中国经济已经相当困难的解读。这种解读是有偏差的,中国经济面对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总体可控、可预期。随着预调微调措施的实施,下半年经济有望出现“回升的拐点”。

(作者为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