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变废为宝”潜力大

“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可以灌溉’,90年代‘垃圾覆盖’。”不可否认,很多曾经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乡村正在遭受“垃圾围村”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农村垃圾治理需要多措并举。

目前我国农村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生活垃圾排放量就超3亿吨,约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70%至80%。要治理我国农村社会垃圾污染问题,就要转变农村垃圾治理“再等等”的思路,把农村的环境治理问题提到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位置。

治理农村垃圾问题要因地制宜。农村的部分垃圾,具备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农村种养业的发展,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骤增,据测算,目前全国农村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约30亿吨,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7亿吨,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养殖区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村只占1.6%,只有三分之一的村有沼气池。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垃圾“变废为宝”的潜力还很大。

另外,农村垃圾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农村发展逐渐融入工业化的大潮中,城市中的生产生活垃圾有往农村和郊区扩散、转移的现象。许多被城市环保门槛挡在外面的企业只能向农村等环保门槛较低的地方转移,而这些企业往往是环保设施不健全的高污染企业,其所产生的“工业三废”直接加大了农村垃圾存量和环境污染程度。目前迫切需要城乡垃圾处理制度“并轨”,构建一套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垃圾处理、环保准入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 徐张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