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足“水文章”

从5月7日开始,本报“生态经济”版陆续推出10个版面,从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工业废水、农村污水、海水淡化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报道,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如何利用好水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受到读者广泛关注。

关键在于对症下药

《经济日报》推出的“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连续报道在基层引起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农村污水治理进入攻坚阶段”的话题,令人振奋,也发人深省。我所生活的大丰市位于苏北农村,农村污水处理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也存在治理模式的争论。是集中处理,还是分散处理?是拿出真金白银建设污水处理厂,还是以化粪池建设为主?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从2010年开始,大丰市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镇区全覆盖为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用两年时间建成镇区污水处理厂10个。同时,坚持农村居民集中区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的原则,2012年实现通榆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沿线12个镇全覆盖。此外,大丰市对72个规划的农村居民集中点,按照“形成一个、建设一个”的普及原则,全部建设小型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笔者认为,农村水环境治理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而为,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狠抓农村水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城乡供水一体化。

江苏大丰市委 周 昕

“水文章”符合地方实际

《经济日报》近日刊登的“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系列报道,非常符合当前城镇和农村用水的实际。不仅找出了当前我国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肯定了一些地区保护水资源的有效办法,报道深入浅出,为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了醒、指了路。

水资源保护工作关乎民生。近日,我们山东省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打造山林花乡,保护青山绿水”规划,组织农村“两委”成员和企事业单位、双管单位负责人,集体学习了“生态经济”版推出的“水文章”。大家一致认为,报道符合当前文昌路街道“打造山林花乡,保护青山绿水”的长远规划。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农村山区的自然生态植被和水土保护。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禁止乱开矿采石,减少人为对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二是要重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根据全街道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进度,再建两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全街道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万吨/日;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各自然村,积极做好农村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农药和生活垃圾的规范管理、农药安全等宣传,对违规用药的村民加强教育,增强群众对农药破坏作用和生态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山东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党工委 刘国利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用水机制

水是生命之源,是发展之要,也是繁荣之本。《经济日报》做的一组“水文章”,抓到了点子上,切到了关键处。

笔者所在的湖北省红安县,是著名的老区。近些年,红安县发展迅猛,县城区的面积快速扩大,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现在日供水5万吨,还不能完全满足城区居民的用水需求。为了保证城区生活、生产用水,红安县建立了金沙河水库每周巡查制、每月监测制、每季水质公告制,拆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一些违章建筑,封堵隐蔽的排污口。

同时建立了严格的调水管水机制。合理分配水资源,用政策和科技支持农民发展节水农业。红薯、花生是红安传统的农业产品、特色产品,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市场销量好,附加值高。红安县通过在资金上扶持、在政策上支持、在技术上指导的方式,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稻等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大量种植红薯、花生,并在一些地区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改喷灌、浇灌、漫灌为滴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与《经济日报》报道的先进地区的经验相比,红安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在科技和制度的创新上还没有大的突破。为此,红安县计划在学习先进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在水源保护、用水管理、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手段,创新制度,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管水、用水机制。

湖北红安县广播电影电视局 张剑虹

为有源头活水来

《经济日报》5月23日刊发的《农村污水治理进入攻坚阶段》一文。全文详实向我们揭示了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面临的困境,传达了国家在治理农村污水上的决心,并将拟定“十二五”全国村镇污水治理规划,用大约30年时间,在90%的村镇建立完善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与服务体系。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认为,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之路任重道远,要从技术研发、规章制度入手,更要从农民的思想源头抓起,达到治标更治本。

首先,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活污水随地倒、生活垃圾随地扔、粪便粪水随便排、农药毒药随量喷,在许多农民的眼里这些行为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小小的举动却带来很大的污染。因此,要从源头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通过广泛而又深入的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对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自觉行动。

其次,推广农村低碳生产。特别是低碳生产,既可以减排减耗,更可以减少污染。因此,要加大低碳生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大力推广沼气一体化种养、无毒生态杀虫、测土配方施肥、无毒保鲜等低碳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生产污染,保农村一片洁净的环境。

江西石城县委宣传部 邱有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