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实推进黑龙江实体经济发展
刘瑞华

黑龙江是我国实体经济大省,实体经济能否再创辉煌、实现经济转型是面临的现实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以基础优势实现实体经济的再辉煌。资源基础优势、农业基础优势、工业基础优势、能源供应优势、土地储备优势、交通条件优势、科技实力优势,开放环境优势构筑起黑龙江省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电子、冶金、建材、轻工等这些主体产业,仍然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构筑起实体经济的基石。

以文化引领实现实体经济的再提升。黑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省区有很大区别,也使黑土区域文化具有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独特气质,地域文化让实体经济如虎添翼。北大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以金融发展实现实体经济的新突破。相比发达省份,黑龙江省虚拟经济发育晚,表现在金融业与经济关联度低,贷款总额占GDP比重小,金融机构数量少,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规模和证券化率及每股收益指标均排名靠后。对黑龙江而言,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都需要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证券市场改革步伐,规范金融市场,推进企业上市的力度,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为黑龙江企业服务是不二的选择。

以科技创新实现实体经济的再升级。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提档升级的有力支撑,要用科技的力量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目标。黑龙江省科技资源雄厚,可以发挥科研院所的积极性,与实业结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积极参与新技术研发,尤其是二十一世纪重点新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与黑龙江省都有关联,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破解黑龙江产业发展中量大链小的问题,破解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工业为例,存在“三大三小”格局:重工业大,轻工业小;原料产品大,加工制品小;国有经济大,民营经济小。2011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08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443亿元,集体企业增加值153.9亿元;轻工业增加值894.4亿元,重工业增加值3914.2亿元;大中型企业增加值4024亿元,小型企业增加值783.8亿元。

以政策保障实现资本向实体的再回归。中小企业在黑龙江省企业总量中占到90%,中小企业中的90%是小微企业,受大环境影响,这些企业同样遭遇到成本刚性上升挤压利润空间,创新转型难度加大加速资本外流等问题。要厘清经济实体的情况,特别是厘清小微企业的难处和要求,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础。要打政策组合拳,税收、金融等联动。要打破行业垄断,对地方资源性产业深度开发创造多元投资主体,扩大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形成竞争机制。银企对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要用好国家特殊扶持政策、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粮食主产区政策、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扶持政策,为黑龙江省实体经济夯实基础,提振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