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条路非走不可
朱 磊

“里约+20”峰会的召开,让120多个国家再次直面无法回避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虽然会议存在种种矛盾与分歧,但有一项共识贯穿始终,那就是可持续发展是一条非走不可的道路。没有了可持续,任何发展都将走入死胡同。

20年前,《里约宣言》公布后,中国第一个制定和实施了《21世纪议程》。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斯佩思赞赏地说:中国在推动全球《21世纪议程》实施中发挥了旗舰作用!

20年的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行不通。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走一条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从政治高度和科学的角度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进入“十二五”,我国除继续制定约束性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指标外,将GDP增速调整为年均7%,并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等一批关系可持续发展全局的战略措施。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新增国民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越来越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越来越小,知识含量也越来越高。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基本条件尚不充分具备的条件下过快、过急追求可持续发展,同样会陷入发展的困境。相信“里约+20”能就此达成共识,拿出迅速而有效的行动来,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