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股票市场持续盈利模式
刘 钊

一位朋友在微博中写道,现在很多投资人热衷于利用计算机寻找股票市场可持续盈利的模式,效果值得怀疑。她认为,任何操作模式都只是对市场历史特征的拟合,拟合得越精细,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就越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市场特征改变的可能性却更大,模型失效的可能性也更大。朋友的观点来自于过去十几年的经验,实际上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技术分析投资者的困惑。

对于证券市场,是否真的存在持续盈利的模式?自然科学领域随处可见确定的模式。小到苹果落地的时间,大到火箭并轨的速度,通过模式的学习,我们能做到非常精确的预测。

但在证券市场,要找到模式可不简单。有多个原因造成这种区别,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模型的竞争机制。当投资者发现一种赚钱的策略,一定会投入较多的资本来实践这个策略,而实践的本身会造成策略的弱化乃至失效。好比商业市场,当我们发现某一门生意非常赚钱时,一定会有更多的资本和人一起进来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薄利甚至亏损。在商业社会,怎样保证持续的盈利?答案一般是垄断。很不幸,证券市场是充分竞争的。那么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将境界拔高一点,将生意上升为商业模式。所谓商业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垄断,和普通生意相比,它存在组织和技术上的壁垒。放在证券市场角度,量化投资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的组织,即某种规律性的策略研发理念、科学的研发方法、有效的策略生存周期的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无需保证每个策略(每件生意)都会赚钱,但在大的框架下,我们会源源不断地开发新策略,也会不断有老旧的策略被淘汰。这种模式是健康的,会自我调节与新陈代谢。

所以,笔者认为证券市场不存在持续盈利的策略,但存在持续盈利的模式。正如一家好企业,不在于它有哪一种两种好产品,而在于它有好的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商业社会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如是而已。

(作者单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数量化投资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