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县办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之路
——河北固安工业园区十年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 雷汉发 宋美倩 通讯员 时启贵
▲河北固安县新型社区展示馆外景。 ▶作为国内平板显示制造业“龙头”的京东方在固安工业园区落户,与其有关联的一批上下游企业相继落户固安工业园区。
固安工业园区独特的发展优势吸引了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落户。
固安工业园区一角。

今年以来,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招商负责人王晨霞一天比一天地兴奋:不到5个月的时间,先后就有数十家企业到园区考察投资环境。王晨霞要从中筛选出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优质项目。一次次的企业考察,充分证明固安工业园区已经产生了强大的吸附效应,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一个个投资项目预示着工业园区美好的前景。

固安工业园区通过十年发展,截至2012年3月,累计签约项目347个,总投资450多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74个。2011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7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三分之二;完成财政收入5.23亿元,是10年前固安全县财政收入的5.4倍;工业总产值从2亿元飞跃到112亿元,增长了50倍。正是有了工业园区的强力带动,固安县域经济从10年前的全市“后三位”一跃进入廊坊10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第二方阵前列。

固安县委书记薛永纯说,固安工业园区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走出了科学规划、产城融合、差异竞争这三步好棋,不仅建设起一座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开发区,而且通过产城联动打造出了一座产业新城。

科学规划—— 搭创业平台

10年前的固安,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直到上世纪末,全县年创财政收入还不足亿元。这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不仅不能与自己区位优势相同的三河、涿州、香河等快速发展县相比肩、同时还落后于区位优势不如自己的霸州、大厂等县。

为走出困境,固安决心打造一个优质开发区,再招徕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工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引擎、强支撑。

2002年6月28日,通过市场化运营和建设的固安工业园区奠基。固安工业园区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开始描绘美好蓝图。

在固安县周边已经有廊坊、燕郊、霸州等多家开发区,其投资规模甚至超过了固安全县的总资产规模。面对这种形势,固安的决策者认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有出奇制胜的法宝,而这个法宝就是高起点谋划、高水准设计、高标准建设,让工业园区成为一块真正能够为优势企业提供有效支撑的创业平台。

园区建设重规划。固安聘请了8个国家的30多名设计大师到固安工业园区现场,从园区总规到产业详规、从投资取向到投资规模、从基础设施到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进行规划。作为园区设计者之一的博斯公司中国区董事长、著名规划专家徐沪初对记者说:我先后参加过中国数十家工业园区设计,没有哪家像固安工业园区这样精益求精,哪怕要在园区马路上种植一棵行道树,都能从设计图上找到它的准确位置。

在园区建设中,基础设施是承载产业的骨架。10年的时间,固安工业园区高标准完成了“十通一平”,园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通车里程75公里,累计开发配套项目400万平方米,建设了4座供水站、3座热力站、4座变电站,以及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还建成40万平方米人才家园,以及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目前,正在施工的道路还有50公里。

为了将园区打造成“未来城市”核心区域,固安工业园区内建设了13.5万平方米中央生态公园,园区主要道路、主要出口、主要企业都纳入绿化范围,努力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化带,园区整体绿化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真正做到美观、实用,园区将所有的管线均设在地下,确保地表环境的整洁。凭借科学的绿色规划理念和有效的环境保护举措,固安工业园区在“绿色制造年会”上,夺得了“绿色制造最佳基地”的荣誉称号。

十年建设,十年创业,固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投入54.4亿元,相当于固安同期财政收入总和的1.4倍。

产城融合—— 促转型升级

产业是支撑城市的物质基础,城市是承载产业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0年前到过固安的人都知道,这个距北京天安门仅仅50公里的城市竟没有一座超过6层的高楼,而一条106国道竟然是这个城市的主要街道。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固安工业园区的发展而改变着。

在固安工业园区起步时,一些专家就认为,一个高端工业园区的诞生必然要有优质的城市基础做支撑,而当时的固安根本做不到。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用产城融合共建的方法使其实现互惠双赢。

“园区公路与城市公路融合,使城市主骨架扩大,夯实;园区生活设施与城市民居建设融合带动城市住房产业走向高端;园区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同步,使得城市综合品位有效提升;园区供暖、供热、供水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联网,使资源节约利用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固安县县长杨培苏说。

产城融合,改善交通环境。固安县副县长肖建忠对记者说,为了做到园区物畅其流,我们规划设计了一条总投资20亿元国省干道绕城项目,全长31.84公里,宽100米。不仅解决了国省干道穿城造成的拥堵,同时形成了“五横八纵”城市交通体系,将固安几大重点园区紧密相连,将新兴产业、临空产业、现代服务业有机衔接,将城市主骨架由过去的不足20平方公里扩张到了近百平方公里,有力推动了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产城融合,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公园城市、休闲街区、儿童优先、产业聚集”的规划理念,打造独具前瞻性、创新性的“未来城市试验区”,使城市行政办公、商务金融、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贸物流、大型公园等城市功能相继完善。

产城融合,改善就业环境。推进城市化,创造就业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0年间,固安工业园区引进了300多家工业及商贸企业,给固安带来了上万个临时就业岗位,74家企业投产后,为当地提供了3万多个永久性就业岗位。肖建忠说,如果园区内正在建设的企业全部投产,提供就业岗位将超过10万个,这对实现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意义。

错位竞争—— 强发展后劲

固安工业园区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坚持高端定位,实施重点突破,打造多元化产品载体三个方面。

坚持高端定位。固安工业园区的管理者明白,要使园区能够成为一流的工业区,就必须为自己规划出一条生命线,而这个生命线的基本点就应该是高效益、可持续、无污染。为此,固安工业园区将产业发展定位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

坚持高端定位,不等于坐等客商上门。固安工业园区招商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招商局的工作人员不再是传统的公务员,而是采取了全员聘任制的产业研究员。目前园区招商局有100多人,其中不乏留学归国人员、博士、硕士以及外籍产业研究专家,招商人员都来自国内知名院校投资、营销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这些招商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他们在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招商的主攻方向。在这个被称作“投资顾问型”的招商团队中,有人可以就汽车零部件产业区域分布登台演讲分析,有人对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走势了然于胸。依靠这支专业招商团队,去年固安工业园区与300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经常性联系。对于工业园区而言,这无疑是一笔丰厚的资源。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以京东方、东方信联等为龙头,平板显示产业加速聚集;由正兴车轮、汉和机械等企业“领军”,汽车零部件产业异军突起;以航天振邦、诚田恒业等为骨干,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日趋完善,由此园区基础产业框架基本形成。自2008年以来,固安工业园区相继在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了招商办事处,并在德国法兰克福等地派驻了招商团队。据固安工业园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园区成功招商300多家企业进驻,目前电子信息类的101个项目正在谈判进行中,协议谈判项目50个,重点跟踪项目50个。

打造多元化载体。固安工业园区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港、总部公园等多元化载体,逐步形成了固安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产品线”。2007年10月,固安工业园区着力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将具备同类产业属性的中小企业项目,集中整合入园,并将基地内地块进行优质分割,满足中小企业占地不多的需要,既弥补了单个小企业入区各项指标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达到了小企业聚集规模化、集群式发展。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万国向记者介绍,定制个性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很多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在创立阶段资金不足,许多项目尚在研发,土地资源需求较小,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更适合这些企业的成长,因而非常具有吸引力。从另一方面看,这些有创新性的项目也给园区带来了活力,加速工业园区的发展。目前,固安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已有70余家优势创新企业入园建厂,其中有33家进入投产及试生产阶段,投资额已达17.3亿元。李万国告诉记者,固安工业园区另一个产品载体,一期投资60亿元的总部公园项目的展示区即将对外开放,这里有350栋企业独栋,形成中央办公、文化和创意服务、外包和商务服务、科技和信息服务四大组团,将建成一个以总部办公为主,集研发、营销、物流于一体的国际化新型产业园区,满足更多集团化企业的个性需求。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