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当政策目标发生变化时,利率作为政策工具也随之变化。
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年5月1日,央行启动降息,存、贷款年利率平均降幅分别为0.98%和0.75%,居民消费倾向很快上升6.6个百分点,股市一个历时超过两年的大牛市从此拉开了序幕。
2004年10月29日,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同时央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规定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下浮不设底,但不可较基准利率上浮。调整后,存款基准利率为2.25%,贷款基准利率为5.58%。
2008年11月27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为1997年10月23日降息1.80个百分点以来最大降息幅度。
2008年12月23日,存贷款利率再次同时下调0.27个百分点,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2.25%和5.31%。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形势严峻,全球各央行纷纷进入降息周期,接连降息体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救市行动,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联手行动,以提振金融市场信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
2010年10月20日和12月26日,央行连续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两次调整中,每一次调整都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9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当年首度加息,也是自2010年10月重启加息以来央行第三次出手。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加息是央行针对当年1月信贷可能较快增长、物价或因气候因素和春节因素创新高而采取的举措。
为有效应对通胀压力,2011年4月6日和7月7日,央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两次调整中,每一次调整都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是央行自2008年之后首次降息。专家认为,这次降息体现了央行尽量不动用价格工具而动用数量工具来保证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要求,希望借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让货币与信贷增速回归常态。降息的同时,央行也规定扩大存贷款利率上下浮动区间,这不仅回应了“稳增长”政策要求,也体现了提振国内经济增长的信心。
(本报记者 崔文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