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起广厦千万间 住有所居成现实
本报记者 亢 舒

如果认真回想这十年以来有关“住”的变化,相信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讲出自己的、身边亲戚朋友们的关于“住”的故事。这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以显著改善。

十年间,一个个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村镇民居焕然一新,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广大城乡居民正携手迈向住有所居的明天。

商品房市场繁荣发展

陕西省西安市民雷凤今年50多岁,她经历过儿时20平方米左右低矮拥挤的毛毡房,也经历过父母单位盖的需要许多户共用厕所、厨房的筒子楼,还经历过福利分房时代功能齐全的“两室一厅”,雷凤一家三代如今住的则是2008年搬进去的一套180平方米的商品房。

2005年,雷凤和章勇夫妇俩买下了这套180平方米的房子。2008年房子建成交付,两人忙前忙后,精心设计,房间内有了专门的书房、饭厅、储物间。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看着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落在地板上,一种舒畅的感觉由心而生。附近花园、超市、医院、书店一应俱全,完善的配套设施让生活更加便利。

雷凤说,对于他们一家而言,十年来关于“住”最大的变化就是居住面积明显增加了。“房子的空间一下大了那么多,它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感受就像墙角放着的那盆‘鸿运当头’花一样,好像是幸福在生长。”雷凤开心地说道。

十年来,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正是由于商品房市场的繁荣。有了商品房市场的蓬勃发展,才让雷凤和生活在城市中间的百姓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去选择适宜自己的商品房。从城市的东西到南北,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从板楼到塔楼,从平面的、复式的再到别墅式的,房地产开发商还为小区起了好听的名字,住房像商店里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

有市场也就有了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尽其所能让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如今,统一规划、绿化充分、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花园式小区已逐渐成为人们居住的场所。商品住房的发展还催生了更加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物业服务,最近几年建起的商品房小区都配有专门的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的卫生、绿化和日常维护。

商品房市场的繁荣发展也让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能住就行,而是升华为精神追求与视觉享受,布局合理、光照好、生活便利、小区环境优美、物业管理好等条件,逐渐成为人们选择住房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最近这十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的十年。2002年,全国住宅建设完成投资5222.76亿元,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是十年前的近7倍,为34026.23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竣工房屋面积也从2002年的34975.8万平方米跃升至2010年的78743.9万平方米。

保障房建设加速推进

初夏的早晨,江西省九江市首个公租房项目——九江市怡和苑建设工地的工人们开始作业。这个公租房小区一共有23栋楼房,占地近百亩,包含1300套公租房、380套廉租房以及446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在大江南北的城市中,正在紧张施工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不计其数。

商品房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城市中仍有一些中低收入人群不具备购买商品房的条件。2007年之前,我国先后出台多项针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措施,以廉租住房或者廉租房住房补贴的方式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进一步明确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标准。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幕。

建设保障性住房,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资金问题。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高达1336亿元。2011年,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总量达到1522亿元。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12年我国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资总额将不低于2011年。

中央财政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成为一个“风向标”,作为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的主体,各地也随之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保障房建设足额到位。

土地供应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前提。中央一系列关于土地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各地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土地供应不断增加。

在资金、土地等一系列保障之下,我国保障房建设推进的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630万套,基本建成1100万套。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近220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还有近4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进入“十二五”时期,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计划开工1000万套,实际开工1043万套,基本建成432万套。2012年计划开工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十二五”时期,我国预计将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保障房的覆盖率将达到20%。

在保障房的建设数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住房保障范围也逐步扩大。从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到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再到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为解决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这一“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我国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随后又将公共租赁住房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种类。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为住房保障政策的受益者。

十年间,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住进了保障房,广大城乡居民的脸上绽放出幸福快乐的笑容。

乡村住房旧貌换新颜

群山环绕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甘肃省宕昌县南河乡寺卜寨村一排排整齐的民居。曾经的寺卜寨村民居破旧,群众生活困难。2007年,寺卜寨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开发建设。经过两年的异地建设,2009年,村民们搬进了新房。

“异地重建好政策,新农村里人欢乐。再唱山歌给党听,党的恩情永记心……”村民们改编的歌词表达了他们搬进新居后愉悦的心情。

寺卜寨新村有平整的水泥路面,来到村民高冬青的家,高冬青一一为记者介绍,烧火用的是沼气,厕所很卫生,垃圾也有专门的投放点。“以前住得又小又破,现在又大又宽敞!”高冬青显得很得意。

新村新房给高冬青一家带来的变化,成为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十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26.5平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34.1平方米。

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十年间,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力度,广大农民的负担也得以减轻。除了像寺卜寨村这样进行开发建设之外,一些地区实施了危旧房改造、村庄整治,广大村民的居住环境得以大为改观。

在农村,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日子好了,他们首先想到了盖新房。村镇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背后,是广大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200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到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977元,是十年前的近3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城镇居民。

居住条件的改善,也给村民们发展新产业带来了机遇。寺卜寨村新村里,还新建了标准化圈舍,村民们通过养羊增加收入。在一些居住条件得以改善的村庄,整齐的村容村貌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