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唐山市,市民们对近几年建成的单套面积较大的商品房有个称呼“大平米”。“大平米”是相对于那些旧小区内几十年前盖起的单套面积较小的老房子而言的。在那些小区里还常能听到人们谈论着:“老王家买了‘大平米’,搬走喽!”“老李家正张罗着买‘大平米’呢!”言语里既透出对几十年老邻居的留恋,也流露出居住条件改善的喜悦。
1998年,我国实物分房时代宣告结束,城镇居民获得住房的方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商品房逐步成为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主要来源。这10年,我国城市居民居住面积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6平方米,而2002年这一数据仅为24.5平方米。
再次见到张淑珍大娘,是在她的新家——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的康源小区内。
记者想起2010年9月第一次见到张淑珍大娘时,是在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一处破旧的工矿棚户区。她居住的房屋阴暗又潮湿,墙上霉迹斑斑,炕上的被子也潮乎乎的。老人当时就落泪了:“门窗都漏风,冬天家里即使烧煤取暖也特别冷。年初通化发大水,家里积水太深,只能搬到附近的学校住……”如今,张淑珍大娘住上了宽敞明亮的41平方米的一室一厅。
张淑珍是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而棚户区改造正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说起这10年来百姓“住”的变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功不可没。为解决好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我国拉开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幕。近几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推进速度逐年加快,从棚户区改造到经济适用房,再到公租房、廉租房,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
近10年,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普遍大为改观。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26.5平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34.1平方米。
在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镇钓鱼台村,刚从县城探亲回来的村民李俊龙坐着侄子的私家小轿车穿过赶集的人群,不少摊主都跟他热情地打着招呼,他平时就在这个大集上做布匹生意。靠着多年的辛勤努力,2010年,李俊龙在自家老房子对面盖起了二层小楼。由于新房正好挨着公路,李俊龙的儿子李东旭还在一层开起了洗车房,生意很红火。“如今日子富裕了,我们村很多人都盖起了新房子。”李俊龙说。
在贵州省桐梓县天坪乡金山村,村民张绍阔一家7口人原来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2008年,当地政府开始帮助村民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张绍阔家的房子属于一级危房,被纳入改造范围,拆除重建。如今,他家的新房子不仅建起来了,而且和村里其他纳入危旧房改造的房屋一道,都建成了青瓦白壁的“黔北民居”样式,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乡亲们还因地制宜,凭借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有了这栋新房子,他们留出自住的房间,把其他屋子改造成乡村“农家乐”旅馆,做起了旅游服务生意,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家庭年收入已逾7万元。
我国偏远农村仍有不少家庭贫困的农民住在危旧平房中。国家针对农村危旧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09年和2010年分别补助改造农村危房80万套和120万套。到2011年,该工程扩展到中西部全部农村,国家共安排265万户改造任务。
10年间,安居乐业的和谐图景展现在神州大地的每个城市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