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
□ 本报记者 党涤寰 王 伟 李 亮

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方向明了,还需要有效的载体、切实的路径、科学的内涵。

从2008年起,河南在全省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有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

记者到沁阳市采访,看到太行山前的坡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有色金属及加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区内铝工业、氯碱化工、煤化工、玻璃钢、风电及高新技术等六大产业竞相发展。

集聚区内,围绕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昊华公司,河南尚宇、河南启瑞、沁菱集团等企业做起了下游产业,形成了原盐—烧碱—氯气—PVC—管材—PVDC薄膜等产业链条,氯碱化工及下游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据了解,这里以前是裸露的荒山坡地,沁阳市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出发,引导企业“上山”发展,最初的产业层次并不高,也没有形成关联的产业链条。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说,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通过链式招商,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的新型工业化,主要内涵是“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沁北产业集聚区的变化,反映了河南工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的转变。

依托产业集聚区,河南连续两年制定实施了14个重点产业年度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向系列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3年来,共利用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10.8亿元,安排支持项目331个,带动投资220亿元。

自2010年以来,全省80%的工业投资都在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对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今年一季度,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增速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9%。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工业发展积蓄的力量正在持续释放。

河南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而且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业增收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地处豫东农区的周口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配套、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在周口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内,已形成了以益海粮油、五得利面粉、景鹏肉制品、鲁花花生油为骨干企业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有力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针对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河南突出了产业集聚区按照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开发建设,杜绝了在产业集聚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及建设其他属城市功能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确保了产业远期的发展空间。

中原电气谷是许昌市十个产业集聚区之一,正在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基地。这里以国内最主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之一的许继集团为龙头,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关联产业链条。

河南森尼瑞电气公司副总经理卢桂喜告诉记者,作为许继集团的配套企业,入驻中原电气谷之后,我们可以足不出“谷”,直接就把产品供应给许继集团,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在中原电气谷,记者还看到了河南阳光实业集团的立体车间。集团副总经理郭洪林介绍说:“这个立体车间高160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和传统的生产车间相比,节约土地33亩。”

据许昌市委书记李亚介绍,许昌市坚持在产业集聚区推广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努力引导企业走集约节约发展道路。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多层标准化厂房,达到了500多万平方米。仅此一项就节约土地2000多亩。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盛道说,三化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民为市民,“化”乡村为城镇。

中原圣起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苗体魁告诉记者:“来长垣发展,吸引我们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孩子上学、老人就医、上街购物都十分方便,生活环境舒适,工人可以选择到县城任何一个小区生活,不仅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还让越来越多的务工农民在城里安下了家。”

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距县城近,已入驻生产性企业346家,商户900多家,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企业员工在县城生活,带动了县城的建设和发展。

长垣县委书记薄学斌说,产业集聚区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平台,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了产城融合的速度。有了产业基础,进城务工的农民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2011年,河南集聚区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全省95%以上的集聚区路网框架都已基本形成。一些发展较快的集聚区积极推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各地把集聚区建设与新城区开发、老城区改造紧密结合起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县城对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