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石伟报道:自去年国务院将福建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以来,福建省紧抓历史机遇,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
3752公里海岸线、125个天然深水港湾、750多种鱼类资源,正在成为吸引各类产业聚集的巨大磁场,为福建开启新的发展空间。从陆域经济向海洋经济延伸,是福建省发挥沿海优势,拓展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福建省坚持陆海统筹、合理布局,逐步推进海岸、海岛、近海、远海开发,突出海峡、海湾、海岛特色,以“一带、双核、六湾、十岛”的海洋经济开发新格局拉开了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的宏大序幕。在海洋新兴产业方面,福建瞄准了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福建已在国内率先利用海上风能开展海水淡化实验项目,将结合海水淡化引入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工艺流程,向盐化工等海洋化工产业延伸,形成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显著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基地。
结合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福建省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挥国家海洋三所、厦门大学、海洋学院等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智库作用,以实施重大海洋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制出高纯度河鲀毒素产业化开发等高新技术成果,在海洋生物制药、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诏安润科、厦门蓝湾、石狮华宝等规模化海洋高新企业。同时,有效整合海洋科技优势资源,初步形成厦门、福州两个海洋科技发展中心,集聚海洋科技发展合力,科技进步对福建省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59%。
此外,福建省还提出生态用海理念并形成一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率先开展排污口监测,有效监控陆源污染物入海和重点海域环境变化。今年起,福建又率先实行沿海设区市海洋环保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对沿海海洋环境质量目标、海洋污染控制目标、海洋生态保护目标、海洋环境监管能力等,进行指标性评分考核。
今后5年至10年,福建省将以沿海城市群和港口群为主要依托,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把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建成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两大核心区;开发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六大海湾区域;探索平潭、东山、湄洲、琅岐等10个海岛的开发模式,建设各具特色的低碳岛。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