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6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蒜季到,每斤干蒜三四元
本报记者 瞿长福 单保江
大蒜从种到收再到打理好出售,全靠人工整理。这些日子,山东金乡县鸡黍镇杜河村的储国华夫妇就一直在忙着替大蒜削胡,期望能卖个好价钱。 本报记者 瞿长福摄
6月份正是大蒜收购进库的季节,在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大蒜交易市场特别忙碌。已经是下午6点了,金乡县鱼山大蒜交易所的蒜农们还在忙着筛选大蒜。 本报记者 瞿长福摄

6月,正是鲜蒜大量上市的时候,因为前年的“蒜你狠”和去年的大跌价,今年有关大蒜价格的消息自然引人关注。那么,今年大蒜行情怎么样呢?记者来到“中国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一探究竟。

这个季节的金乡,显出特有的忙碌。来来往往的大小卡车上,大多装着满满当当的大蒜;路边不多远就码放着用红色编织袋装着的大蒜,表明它们已经有了买家或正在等待买主;村道旁稍微宽阔的场地上蒜农正在翻晒白鼓鼓的大蒜,空气中飘着或浓或淡的大蒜气息。

嗅着这股气息,记者走进了金乡县鸡黍镇杜河村。杜河村1300多口人,几乎家家种大蒜,也因为家家种大蒜,村里没有种植大户,每家的地都不超过10亩,因此大蒜收入决定了全年收入。6月2日上午,57岁的武书新老两口正在自家院里给大蒜削胡,院里院外都码着大蒜。大蒜很讲究,从地里挖出来后先得剪掉蒜辫,再去泥去外皮削胡、晒干成干蒜后装好才能进冷库。“吃着好,侍弄起来挺难。”武书新很健谈。

武书新老俩口有5亩多地,全种大蒜。因为身体还好,尽管两个儿子在青岛上班、一个闺女出嫁,老两口还是自己侍弄几亩地。“请人就不合算了。”武书新说,今年年成不好,前期雨多、气温低,大蒜个头长不起来,减产不少。去年一亩地鲜蒜能产2500斤、3000斤,干蒜1800斤左右,今年鲜蒜才1500斤、1600斤不到,干蒜才1100斤左右,减产近3成。村里今年都减产,他家还算好的,他闺女家不会侍弄,减产更厉害,一亩地鲜蒜才千把斤。

但今年价钱还不错。5月份鲜蒜刚出来时收购价就在每斤1.7元、1.8元,后来又涨到2元多,现在干蒜、半干蒜超过了每斤3元,有的收购价到了4元。武书新说,按照3元多、4元的价格,他的5亩地不包括蒜种能卖5000多斤干蒜,2万多块,加上年初2500多斤蒜薹,每斤卖1.8元,一亩大蒜不包括成本可以收入近6000元。不过他家的蒜还没卖,村里大多也没卖,只有二三户卖了。“得再等个10来天,有人来收购了就卖。”“等涨价吗?”“也不全是,4块的价钱差不多了,心里得有个底,前年去年的教训还在呢。”武书新说。

2010年大蒜价格好,武书新以每斤3至4元的价格卖了3万多元。“那是百年不遇的行情。”他笑呵呵地说,后来价格涨到每斤5元甚至7元的时候,他的蒜早卖完了,村里人也都卖完了,只有很少人卖出了“超级价”。去年就亏大了,刚开始大蒜每斤一块多不卖,后来跌到5毛,再后来又涨了点,9毛钱时武书新赶紧卖了。

“那今年要把去年的本捞回来吗?”

“不是捞本,大蒜价格靠产量和成本来定。”武书新唠起了大蒜账。种一亩大蒜得两袋复合肥、380元左右,有机肥80元左右,塑料膜40多元,农药30多元,蒜种小的300多斤,大的400多斤,每斤至少1.4元以上,每亩要大几百上千元,他家是自留种,5亩地留了1500多斤最好的做种。这样,每亩地硬成本近1500元。大蒜是劳力活,从种到收全靠人力,5月4号开始挖蒜,请人工挖每亩地300元,如果从挖到削胡全请人,每亩地工钱就得800元至1200元。武书新不敢请人工,“每年赚的也就是劳力钱”。加上大蒜连续种不轮茬,产量逐年降低,隔几年就得换种,武书新每过三四年就买一次外地的种。

大多数蒜农与武书新一样赚着劳力钱。在杜河村的另一头,41岁的储国华夫妇这几天一直忙着削胡选蒜,他低着头,把大大小小的蒜一个个分开,然后一个个削胡,过一会得伸伸腰。他家的大蒜同样减产,所以更要仔细地把蒜分好,以求卖个好价钱。他说,但愿今年的行情起伏不要太大,这样蒜农就有个丰收年。

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会长杨桂华说,杜河村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全县的情况。金乡县常年保持60万亩大蒜种植面积,上年行情的好坏影响下年面积的增减。2010年大蒜涨价,主要是大蒜减产造成的波动,去年产量增加,价格下降了,今年全县减产平均在20%以上,价格自然会适当上涨。“从产量供求和成本因素来看,目前大蒜行情还是正常的。”他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