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一部“余梦伦班组”是我国第一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高科技创新型班组,是航天弹道设计领域的龙头。无论是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的CZ-2F火箭,还是将“嫦娥”送入奔月轨道的CZ-3B火箭,乃至我国大部分火箭的飞天任务,其弹道设计都是他们完成的。
“三段助推”育新人
记者走进“余梦伦班组”办公室,眼前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班组17名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我今年30出头,在这里已经算是个‘老同志’了。”班组第12任组长常武权调侃道。
稚嫩的双肩如何能挑起如此重担?“这跟班组独创的‘三段助推’培育新人的方法密不可分。”常武权说。
“第一阶段是加添燃料、助推起飞,主要针对刚来班组的员工。”常武权解释,“他们就像待发的火箭,最需要的就是燃料。此时,班组准备了设计指导体系和专业小贴士等专业知识作为燃料。”
完成了“起飞”的员工,便进入“导引领航、带领绕飞”阶段。这时候,新员工入组之际即被指定的“老师”开始充分发挥作用。班组还为新人定期举办专家论坛,学习老专家实战经验,让他们迅速实现向工程设计师的转变。
“承担重任、鼓励领飞”,就像火箭通过加速最终挣脱地球引力。班组让他们通过实践摸索,承担各种任务,逐步成为本专业的专家、技术带头人。
“我就是班组育人法的受益者。”周天帅说。2004年12月硕士毕业后,他成为“余梦伦班组”的一员。“我已经完成了20多次飞行任务的弹道设计工作,10多次到发射场参与发射任务。”现在已经是副组长的周天帅,经过多种任务的历练已经开始“领飞”。
团队协作担重任
“根深才能叶茂。班组是最基础的‘根’。为了‘叶茂’,我们必须要把‘根深’的问题解决好。”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说。
在“根基”般的“小家”里,从来没有闭门设计,也没有相互封锁的计算方法。一旦某个人钻研出了新的设计工具,就会上传到共享平台,和所有人分享,并相互优化、改进。
因为英语能力强,刚入班组2年的宋强被委派了一项重大任务:申报一项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难度很大,要是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绝对完不成。”宋强说。
为此,组里成立了一个工作团队,由老中青三代员工组成,宋强当组长。余梦伦院士和茹家欣研究员是团队的技术掌舵人,主要负责技术把关。而青年技术骨干周天帅等人,则为宋强提供了快速学习的途径。
2012年3月,当这项名为“星箭分离远场要素分析”的国际标准在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得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支持,正式获得立项。
创新永无止境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嫦娥一号”“奔月”的时间是12天,而“嫦娥二号”却只有5天。差别源自火箭弹道设计的创新。
浓浓的创新氛围时刻激荡在“余梦伦班组”。在创新能力的激发上,“余梦伦班组”自有一套方法,即“三步跨越”创新法:第一步重基础,倡导数学模型、技术成果和设计经验的共享,新员工一上岗,就能为将来实现创新打下扎实基础;第二步重效率,要求每位员工在设计弹道时,第一次用一个月时间,第二次用一周,第三次开始就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通过这种方法,促使员工精通各种设计方法,并自主开发出适应多种任务的新设计工具;第三步重突破,推行新老结合、学研结合、中外结合、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结合、预研与技术应用结合,以此促使已经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持续保持想象力。
余梦伦说,“创新是个积累的过程。以前设计一个弹道需要6个人用两个月的时间。现在最快的只需要几秒钟。因为我们积累大量的技术、数据,并自主开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火箭弹道设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