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江源重现“千湖景观”
刘松柏

5月22日,在第三次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实施5年来,增加降水258亿立方米,湖泊水位不同程度上升,部分草山草滩恢复较好,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恢复,美丽的黄河源头“千湖景观”再度显现。“听到这句话,我备感自豪。”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安平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在孙安平看来,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长江总水量的约2%、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河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后退、雪线上升,直接影响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原湖泊的水源补给。人口压力的增加和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加速了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一些湖泊萎缩或干涸,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为了拯救三江源头生态环境,2005年,国家批准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涉及人工增雨等22个子项目,覆盖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2005年8月,中国气象局和青海省政府签署共同建设三江源人工增雨体系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是青海气象局人影工作的里程碑。”孙安平说,“特别是以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项目为契机,一些科研项目在决策服务、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将三江源地区作为人工增雨外场基地,集成示范人工增雨作业天气预警、云场模拟、临近作业方案决策、作业动态监控和作业效果实时评估等技术,投入使用了地基GPS/MET水汽探测仪、X波段全相参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先进设备的应用示范,对科学实施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工程分为综合检测、催化作业、信息传输、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等5个系统建设。到目前为止,项目即将完成全部建设。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贺敬安说,“通过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工程建设,大大提升了青海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能力”。

目前,青海人影工作初步形成了省、地、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作业手段也由过去的单一依靠人工观测云层、采用高炮发射作业,发展到利用气象卫星、自动站等先进探测手段,实现了飞机、火箭、高炮和地面燃烧炉的多样化,催化技术和手段安全可靠;人工增雨的作业面积由原来的2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了以三江源核心区为主的52.2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地面作业点从2004年的220个扩大到目前的387个。

贺敬安表示,通过持续实施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生态恢复取得了明显成效,湖泊湿地面积扩大、草场逐渐恢复、江河源径流量增加、上游水库库容增加,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以良性态势发展。

气象部门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三江源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平均值为498.4亿立方米,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22.8%;2005年至2010年多年出境水量平均值为564.35亿立方米,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8.3%。

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245平方公里,其中乌兰乌拉湖增幅最大。黄河源头的一对“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日渐丰盈,面积分别增加了31.76平方公里和59.46平方公里。“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湿地生态特征和湿地功能整体性明显增强。

“这些数据说明,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是有效增加该地区水体面积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对青海高原及下游地区的水利生产和建设储备了良好的给水资源。”贺敬安欣慰地说。 文/本报记者 刘松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