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行业的企业领导者近日齐聚北京,交流调结构转方式的实践和经验。记者参会,深感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感,但也了解到不少企业对于怎么“调”、怎么“转”,从何处入手,在哪里破题,仍存困惑,走过不少弯路。如何理清转型的思路,找准转型的路线图,对企业而言生死攸关,也是我国传统产业企业如今共同的烦恼。
交流会上,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块电池”的转型经历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多氟多本来是一家为铝电池制造电解液的传统企业。由于依靠自主创新,开发出世界先进的无水氟化铝技术,在短短1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氟化盐企业,铝电池由此而成了多氟多的“第一块电池”。
成为世界冠军后,多氟多遭遇到“天花板”。随着铝电池的市场地位被体积小、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的锂电池所撼动,多氟多面临发展空间逐渐萎缩的危机,迫切需要转型。但是,转型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很难。到底该往哪转?业内专家的一句话让多氟多公司董事长李世江茅塞顿开。“把‘氟’这个元素研究透了,产品不应该论吨卖,是可以论斤来卖的,比如六氟磷酸锂。”
谁都知道,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作为新能源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优先发展的项目。锂电池由此成了多氟多的“第二块电池”。“化工行业有句术语‘氟硅不分炊’,在边缘交叉学科上多氟多还可以做大文章。”如今李世江琢磨起了“第三块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
当然,推动多氟多从传统化工行业向新能源产业“华丽转身”的因素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整合,以及“事不成功誓不休”的韧劲,但转型思路明确和正确,无疑是首要原因。
传统产业门类众多、行业各异,每个企业走的道路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同多氟多一样,开始向新兴行业进军;有的则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还有的企业是在品牌创建、研发设计、物流营销上下功夫,通过攀升“微笑曲线”的高端环节来提升竞争力。不管选择哪种路径,最重要的是要把时代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同自身原有优势结合起来。对企业而言,必须先知道自己是谁,从需求链、产业链、资金链、物流和供应链等多个层面认清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准确定位后,才能明确发展的方向。
能否找准转型路线图,还考验着企业领导者的判断能力、调整能力和学习能力。转方式首先在于转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企业的转型历程就是企业领导者的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还包含制造模式、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等多领域的创新,因此企业领导者还必须随时保持关注新变化的活力和吸收新知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