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6日讯 记者王信川报道:针对形势变化,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保持不变的同时,预调微调的力度和频度持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切实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处于适度水平。首先,适时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节作用,在2月24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5月18日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两次共向银行体系释放8000多亿元资金。其次,不断优化公开市场操作组合,调节不同时点的流动性状况。今年以来,央行已连续20周停发央票,同时实施了4次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了4410亿元资金。再次,继续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引导更多信贷资金进入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在央行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下,银行业机构创新推出了务实高效的融资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满足率。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38万亿元,同比增长20.5%,比全部企业贷款高出5.3个百分点。
为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央行在今年前4个月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705亿元的同时,大力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着力创新符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建立专项监测报告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数据显示,3月末全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对于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和农村面貌加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央行在今年3月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至此,我国从事进出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其他经常项目的企业均可选择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和支付。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7766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额达715.7亿元。
根据“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原则,央行还加强对信贷投向的考核和引导,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信贷结构优化。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对旅游业和水利改革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服务外包、物流业等行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推动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完善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
有关专家表示,总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但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下降等矛盾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此,货币政策还应及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做到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推动实体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