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港澳台经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
黄炎光

笔者多次赴台湾采访,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7年第一次赴台,就参访了琉璃工坊。进入琉璃工坊,仿佛置身“水晶宫”,各种琉璃工艺品,千姿百态,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琉璃制作最为关键的工艺是脱蜡法,据说始于我国战国时期,汉代有文字记载,后来失传。1993年,台湾一批演艺人经过数年的苦苦探索和反复实验,终于复原了这门失传多年,时为法国人独门掌控的琉璃烧制技术。琉璃这种中国传统工艺品,经台湾艺人赋以新的作品构思、生产工艺和市场营销以后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市价不菲,堪与黄金、翡翠等饰品比肩。

创意不仅把琉璃“锻造”成高贵艺术品,还把“台湾代工”催化为“世界创造”。海畅实业原是一家专门为外国知名公司代工和设计礼品、饰品的外销贸易公司,由于缺乏创新和创意,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常常被视为低端商品。2001年,陈立恒接手这个家族企业,改名为法蓝瓷,着力打造产品品牌,相继开发出富含中国文化底蕴,又符合西方人审美需求的系列法蓝瓷。2002年,法蓝瓷开发的“蝶舞系列”在美国纽约礼品展中一炮打红,荣获“年度最佳收藏礼品奖”。从此,原来只能替西方人“代工”的台湾“丑小鸭”,变成了“世界创造”型的“白天鹅”。

台湾一位文创业界的权威称:“搞文化创意产业,敢想就会赢”。台湾南投草寮植物染合作社,总共20来人,除经理和运货司机外,其他均为女员工。乡里把她们组织在一起学植物染,请师傅教她们,目的是传承植物染工艺和创造就业。合作社把文化创意融进手工染浸的全过程,使得低成本的初级产品,变成高附加值的高端工艺品,价格翻了几倍、十几倍。

在台南土生土长的谢丽香,儿时总喜欢用泥巴堆砌房子。虽然长大后谢丽香没能成为建筑师,但儿时的梦想仍在心中。1999年,谢丽香在台南亿载金城附近盖起了第一家伍角船板餐厅,接着,从台南、嘉义、台中到台北一路北上,建造了6家建筑风格各异的伍角船板餐厅。她用漂流木、后现代拼贴、泥雕和陶塑等材质装饰建筑外墙,再用木材、枯枝、石砖等装点餐厅的内部空间。对于一个无师自通的业余建筑爱好者来说,能把艺术和创意完美地结合在伍角船板系列餐厅上,令人赞叹。

苗栗县苑里的华陶窑依山而建,“红砖、黑瓦、木板门”是华陶窑的基调。华陶窑的原先主人回归故里后,想通过经营华陶窑为后代留下点客家文化的念想,可是,由于观念陈旧,经营乏术,占地面积达6公顷的华陶窑难以为继。女儿陈育平不愿意看到父辈因华陶窑的惨淡整天唉声叹气,毅然决然放弃在意大利的学业,以经理人的身份接掌华陶窑。上任后,陈育平摸索出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传统陶艺与商业结合的企业发展模式,并融入包括文学、艺术等多种元素,使企业获得了新生。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轫较早,但由于市场及资源限制,许多台湾业界人士纷纷到大陆来寻找发展空间。近年来,两岸在文化方面的合作日益热络,相信在未来的文化合作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会迈出更大的步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