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裕富有 和谐共进
本报记者 黄 平 喻 剑 王 玥

在浙江转型发展过程中,如果说把实体经济做基石,把创业创新做动力,那么“富裕富有”则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努力方向。浙江把中央精神和本省实际有机结合,明确了“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逐步缩小的新路子,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进的新方法,探索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途径,注重全民普惠和共建共享,让全省人民尽快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谋山海协作 助区域协调

我们的车子驶入衢州界内,扑面而来的便是近处的锦绣平原和远处的秀美山峦。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接壤的衢州市地域面积884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就占了85.4%,是典型的山区市。在“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像衢州这样的山区,面积占到了全省面积的80%。而且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山区都集中在欠发达和低收入地区,普遍面临着特色产业层次低,资本、技术、人才对产业发展支撑乏力,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水平不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浙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成长中的烦恼”,如土地等资源紧缺让发达地区的一批重大项目无法落地,部分企业急需外出寻找新的升级空间等。

为化解发展中的矛盾,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2002年浙江启动山海协作工程。“山”主要指以浙西南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和舟山市,基本包括了25个欠发达县(市、区);“海”主要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土地、产业、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为主线,促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经济合作,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这一决策是浙江着眼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立足于浙东沿海和西南山区的比较优势和经济互补性,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大手笔。

在衢州专门辟出的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记者看到,杭州园、宁波园、北仑园、鄞州园等相继挂牌。仅宁波市、区(县)两级就分别与衢州相关单位达成6个共建工业园区的协议,实际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一大批企业的落户与投产,为“山上”衢州注入了发展活力。而通过与衢州开展资源与产业合作,宁波等地要素资源的制约也得到了有效缓解,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据衢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氟硅产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已经成为衢州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升,“山海协作”在这其中起到了巨大推升作用。在地处浙西南的青山绿水间,“1+1>2”的效应正在显现。

记者从浙江省发改委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浙江已实施山海协作项目7316个,到位资金1705亿元,组织培训劳务32万人次,转移就业56万人次,完成下山移民21.3万户、75.5万人。

统筹陆海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深化山海协作,让浙江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建美丽乡村 促城乡统筹

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浙江形成共识:改革发展的成果应由全省人民共享。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浙江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等举措,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小镇与乡村。

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是近年来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美丽乡村”,安吉举全县之力,全县“一盘棋”打造“县域大景区”。“安吉之美在于整体,推进过程中,我们把一个县当做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做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做一个小品来改造。”安吉县委书记单锦炎说,“建设‘美丽乡村’,除了强化特色产业的发展,还要以创新社会管理和完善民生保障作为支撑。”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浙江80%以上的村庄得到了环境整治。如今,换一种眼光打量浙江城乡,“村”与“镇”这块过去的发展短板变得愈发宜居宜业。

钱塘江潮拍打着鱼鳞石塘,发出阵阵强音。在海宁盐官镇,记者看到一条风景绿廊将“一线潮文化园”、“盐官古城”、“中国武侠文化城”、“九里桑园”等景点串连成线,形成“沿江百里长廊”,成为盐官古镇集观潮体验、运动养生、文化休闲、生态宜居于一体的旅游经济综合体。盐官这座文化氛围浓厚的观潮古镇,如今站在了全新的发展起点上。

从“美丽乡村”建设、中心镇的高起点规划到新型城市化建设,浙江的统筹城乡发展已经从基本统筹进入整体协调阶段。“十二五”时期,浙江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将快速提升,实现城乡全面融合。

聚精神财富 建文化大省

形似积木的动漫广场建筑倒映在湖面,远望之处,农居SOHO散布山水间。暮春时节,在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高新区,刚建成会展中心二期的白马湖生态创意城,首次以主会场身份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杭州高新区从动画代工起步,原创动画产量已连续4年位列各国家级动漫基地之首。如今,有200多家文创企业入驻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农居SOHO,集聚了3000多名各类创意人才;朱德庸、许江、沈乐平等文化名人相继在这里设立工作室;动漫广场新启用的文创研发大楼迎来中赢影视、中国美院等新团队;杭州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核心区在这里落户……以动漫游戏业为核心,设计服务、现代传媒、文化会展等各类文创产业在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集聚,发展日渐兴盛。

王国维、陶行知、郁达夫、鲁迅……浙江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重文传统铸就了浙江人的文化性格,也让浙江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勇立潮头。高新区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正是浙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追求“精神富有”的写照。浙江在2010年出台《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2011年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的决定,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改革试点号角的吹响,激发了一批批国有文化企业的先行先试;激烈的市场竞争,诞生了一个个民营文化企业的创新梦想。多种所有制企业构成的文化产业浙军,构筑了极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高地,引领浙江未来的文化产业走向。目前,浙江逐步形成了软件、工业设计、广告、传媒、艺术品创作和交易等优势文化产业以及产业聚集区,涌现出横店集团、宋城集团、华谊兄弟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

奔涌钱江潮,激波而扬涛。浙江大地上,一曲富裕富有的和谐乐章正在奏响。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