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鱿鱼产业如何“游”得更好
本报记者 瞿长福
日前,由农业部渔业局等主办的“首届中国鱿鱼产业大会”在浙江省舟山市召开。图为与会者在鱿鱼展厅参观。 本报记者 瞿长福摄

从海洋“游”向市场,从沿海“游”向内地,鱿鱼作为健康美味的海洋产品,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在这种美味的背后,鱿鱼产业正面临怎样的挑战呢?近日,“首届中国鱿鱼产业大会”在“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浙江省舟山市举行,在这届由农业部渔业局、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共同主办的鱿鱼大会上,国内一流的鱿鱼专家以及鱿鱼捕捞、加工和贸易企业代表,对鱿鱼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国远洋鱿钓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国内几百艘拖网渔船经营亏损,转产无门。”国内远洋捕捞的第一批船员、如今已是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副会长的陆良峰对鱿钓业的起步记忆犹新。在这种背景下,舟山远洋渔业公司迈出了远洋鱿钓第一步。从1990年至今,远洋鱿钓船舶由2艘发展到411艘,作业渔场扩展到世界各大渔场,远洋捕捞量保持在年40万吨左右,占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的40%,成为国内最具发展规模和前景的远洋渔业产业,也有效地维护了近海渔民作业收入。

不过,发展前景看好的鱿鱼产业面临着现实挑战。鱿鱼是我国重要的捕捞水产品出口品种,主要销往欧盟、日本、美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口基本保持稳定,但国内市场对鱿鱼的接受程度总体上不如国际市场。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淑媛介绍,作为深海鱼品种,鱿鱼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牛磺酸,同时鱿鱼生产渔场远离陆地,受工业活动影响较少,无污染,消费潜力很大。“日本人均年消费鱿鱼1公斤,国内鱿鱼消费当初主要在东南沿海,如果人均消费量提高到日本一半,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小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扩大消费市场需要提高鱿鱼加工水平。”长期从事海洋头足类动物研究的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戴志远认为,鱿鱼是世界3大未充分利用开发、具有很大潜力的海洋生物资源之一,这些年远洋鱿钓快速发展,鱿鱼也成为国内主要的水产加工原料,而且鱿鱼全身都是宝,加工利用率高。但目前国内鱿鱼加工基本上就是鱿鱼胴体、切身、鱿鱼片等形式,加工技术较为落后,品种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原料附加值也不高。以鱿鱼头、内脏、皮为例,除了小部分作为饲料等,其他加工废弃物都被掩埋处理,浪费了大量蛋白质资源。

在生产贸易环节,同样面临捕捞量扩大而市场波动风险增加的考验。鱿鱼是一年生头足类海洋产品,生命周期短,资源相对丰富,捕捞量过低是一种浪费。目前鱿鱼市场还是以传统的贸易方式为主,舟山惠群远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剑华说,捕捞企业对市场需求信息了解不够,往往市场供求量过大时远洋鱿钓船还在继续发力,造成价格持续下跌,而捕捞企业亏损渔船停产后,市场价格又开始回升,加工企业囤积原料,市场需求被人为放大。“1997年、2004年和2011年远洋鱿钓遭遇的三次价格大波动大体就是这样造成的。”陈剑华说。

实际上,我国鱿鱼加工近几年才大规模发展,这又推动了远洋鱿钓业快速发展。由于远洋捕捞船舶增加过快,船员紧缺,只能从内地招收缺少海洋经验和培训的船员,出现生产成本增加、产量上升而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因此,如何让鱿鱼产业“游”得更好,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秘书长黄宝善认为,当前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宏观上要健全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市场产能调节能力和竞争淘汰能力;微观上企业要增强市场质量意识,加强技术投入。远洋捕捞需要大投入,这种投入的重要方面在于技术投入,比如过去国内的远洋鱿钓船冷冻能力大多只有七八吨,捕捞量稍大就无法保证冷冻质量。在加工环节,简单的手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也难以保证加工质量,只有技术投入上去了,才能促使鱿鱼加工走上现代加工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