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在哪?是金融机构真的缺钱,还是融资渠道不够顺畅,抑或是有了钱,有了渠道,面对众多缺钱企业,不知该去帮扶谁?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建立健康有序的融资环境必须厘清的问题。
对于前一个问题,国家不断加大金融扶持小微企业的力度,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对于诸多缺钱的企业个个帮扶显然不现实,也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安全运转,更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科学设置银行放贷门槛,对银行来说保障资金安全,不仅有利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链的良性发展,长远来说是建立健康融资环境的重要关卡。
但问题是怎样设置门槛才不失公平?
首先,门槛是界定企业是否能够获得贷款的标准,因此需要多把尺子,科学地衡量小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小微企业风险大成本高,它到底有没有发展前途,不能单靠一纸表面上的财务报表,而是需要信贷员上门综合考量,包括借款人的品格、借款历史、市场信用度,以及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比如对餐饮业的水表、电表,对零售业的进货量,对玩具企业的原料进货和成品销售量等等,都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制定多条标准来确定支持资金的额度。如果是一家电热公司,没有厂房、只有设备,其经营状况不错,那么他的设备、甚至是对于小区的水电收费权,都可以当做质押品。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量体裁衣,尽量贴合其还款能力和贷款需求来给予支持。
再次,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小微企业难以贷到钱,无外乎缺少标准化抵押物。要想让银行放心贷款,出路就是建立信用担保机制。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金融发展局首席金融家王君建议建立第三方担保机构,一方面解决企业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帮助银行作信贷分析,有利于鼓励商业银行发放本来不发放的贷款。此外,还有助于克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相比较起三方联保,更能起到信息沟通和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