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三农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米坐水种,抗旱作用大
本报记者 乔金亮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品种。新形势下玉米生产的最大潜力在科技。从今年起,农业部把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按照规划,“十二五”末期东北地区1亿亩玉米将实现亩增产200斤,亩节本增收200元。玉米坐水种技术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抗旱保种技术正在东北地区广泛开展。

5月3日,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农民陈永驾驶着抗旱播种机在自家田里坐水种。四轮拖拉机前保险杠上安装着开沟器,输水管紧跟其后浇水,水沉实后机械播种、隔行覆土。抗旱播种机行走田间一遍,开沟、注水、点种、覆土一次作业完成。

“有墒无墒一碗水,有雨无雨拿全苗。”农安县实行坐水种已经好些年,如今在当地,不管墒情如何、降雨多少,总会采用坐水种的方法。“农民采用这种技术很踏实,不再被动依靠降雨,一次作业可保作物一月的用水。”县农业局项目科科长李景和告诉记者,从开始的人工刨坑坐水种,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抗旱播种技术日益完善。目前,抗旱坐水种已覆盖全县,机械化率达90%以上。

目前,吉林省玉米播种刚结束。参与现场指导的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主任赵久然总结说,玉米坐水种在东北传统旱区被反复证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抗旱保种技术。坐水种技术机动灵活、不受地形限制,能利用各种水源,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等特点,与农机配套,可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齐、苗壮。

从今年起,农业部把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按照规划,“十二五”末期东北地区1亿亩玉米将实现亩增产200斤,亩节本增收200元。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在新形势下发展玉米生产,根本出路和最大潜力在科技。要通过一系列科技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尤其要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节约利用水土资源,节约化肥农药等投入,在增产的同时努力让农民增收。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品种。农业部有关专家说,增加玉米单产,要以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工程机械等三大技术的融合为途径。对此,农业部科教司把以玉米抗旱保种技术、玉米大小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玉米气象灾害防控措施等作为科技推广的重点内容。

东北地区是玉米的主产区,其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40%、占东北粮食产量的60%。加大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春季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成为各主产省不约而同的选择。

黑龙江省启动了以五大粮食作物十大高产模式为重点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今春以来,针对春旱比较严峻的新形势,又分区域制定了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四大粮食作物15项抗旱保种技术模式,作为农民科技培训的重点内容。目前,该省已落实5个整县创建县(场)、45个整乡创建乡(镇、区)和596个万亩连片示范点,全省模式化推广面积达到1.7亿亩,比上年增加1200万亩。

辽宁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力度,组织全省1200多个农机合作社大力开展社会化服务。凭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全省玉米机械播种水平达到95%以上,其中玉米精量播种占90%以上。在项目区,农机配套服务工作进展顺利,播种质量明显提高,适期播种和一播全苗比例增大。

吉林省采取农艺措施抗旱,重点放在机械顶浆打垅抢墒播种、苗带重镇压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上。按照目标,该省苗带重镇压要达到200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450万亩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