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米井下话安全
本报记者 齐 慧

要去地下千米深的矿井采访内心还是很忐忑,我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在大家的印象里,煤矿工作危险度高,环境恶劣。可身边矿工们的一句“放心吧,我们这里安全得很”,让记者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与煤矿工人一起下井,让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早上7点30分,是下井前的班前会时间,班前会上提示大家在井下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并对当天当班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分工安排。记者注意到,虽然天天下井,但仍天天要把戴安全帽这件事作为班前会的首要任务,讲得非常详细。

8点大家开始换工装。班长告诉记者,在井下作业对衣物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穿纯棉制品的衣物下井,以免产生静电,造成安全隐患。作为唯一下井的女记者,我脱下了身上所有化纤面料的衣物,穿上了专用的纯棉衣袜。换装完毕后又跟着大家到矿灯房超市领取了矿灯与自救器,这也是井下作业的必备工具。

戴上安全帽,背上自救器与矿灯,脚踩工作靴,我们身上大概已经有七八斤的负重了。“这已经是减重了,原来的设备还要重很多,再重也得带着,安全问题不能马虎。”带领记者下井的六矿矿工姜晓涛说道。

“在井下可是会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姜晓涛的嘱咐下,我们准备妥当等待下井。

来到六矿北一工区的井口,“三不四可”等安全指示牌、标语随处可见,井口还有安检人员对下井人员逐一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警告。

按照安全规定,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记者不能随工人们一起乘坐皮带下井,而是坐“罐笼”。“罐笼”很像一部简易的电梯,速度很快能直接下到井下680米的地方。门刚一打开,迎面的风就让记者打了个寒战,“这是我们的通风系统送进来的风,开始时有些冷,越走会越热,你能感受到从冬到夏的不同体验。”姜晓涛说。

跟着姜晓涛沿着下坡走过一条直巷,这里有路灯,地上也相对平整,积水不多还算好走。大概走了有1000多米后,我们要乘坐井下斜巷人车继续下行。这个像小火车一样的车有三节车厢,“这就是我们的‘班车’,我们要靠它到工作面,上工坐过去,下工后再把我们拉回来。”

这时井下已经是漆黑一片,只能靠身上的矿灯照亮了,在灯光下记者发现巷道四壁都被网包裹着,姜晓涛解释说,“由于井下的压力大,巷道会变形,我们就要不断翻修,保障安全。”

坐了大概20多分钟的车后,我们已经下到了井下1280米的地方,两道风门出现在我们眼前,“过了这道风门就是我们的采煤作业区了,空气开始变差,大家要小心脚下。”

果然,过了两道风门后,空气潮湿闷热,热风夹杂着煤灰煤渣朝脸上袭来。姜晓涛又依次为我们介绍井下的设施,“这三个是监测设备,分别监测瓦斯、温度、一氧化碳三个数据,如有异常会自动报警。”

“大家抬头往上看,顶上挂着的水袋是防火用的,也是安全设施之一。这边还有喷水降尘设备……”

“安装了这么多的安全设备,投入的成本也很高吧?”记者不禁问道。

“这是必须做的。每天矿工们在井下要工作长达8个小时,很辛苦,除了提供可靠的经济来源外,我们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安心的工作环境,让矿工们能高兴上工平安回家。”六矿矿长张革委说道。

在井下工作了很多年的一名老矿工说,“在过去采煤还是用炮采的方式,大家安全意识差,总有事故发生。现在不一样了,在煤矿里,从领导到矿工大家都把安全视为头等大事,想了很多办法,采煤也都机械化了,不仅效率高也安全了。现在在井下工作我们也踏实了。”

众所周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一大批像姜晓涛这样的煤矿工人长期坚守在矿井一线,用他们的汗水默默地耕耘着。

在井下,记者走了一圈,就让汗水涂成了花脸。姜晓涛说,这次还是走得最短的路程,每天工人们在井下工作都是大汗淋漓,很辛苦。但工作虽然艰苦,因为有了安全保障,工人们的心里是安心快乐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