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一线“接地气”驻村入户解难题
——山东省党员干部下基层巡礼
本报记者 单保江 通讯员 邓有峰 韩 冰
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机关干部张永刚(左一)在大棚内向菜农讲解大棚种植技术。 刘恒波摄

5月10日晚上,吃罢晚饭,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石桥村驻村干部王思利又来到村民刘玉田家。他们是老熟人了,晚饭后常常一起拉家常。

这样的情景,在昌乐县朱刘街道各个村经常见到。这个街道按照县委“强责任、转作风、提效能”的要求,落实机关干部“驻村夜访”制度。街道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和农户深入交流,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难题。目前,街道干部通过驻村夜访,已排查矛盾纠纷30余起,根据群众建议开工建设民心工程2处,办实事、解难题200多件次。朱刘片驻村干部刘西春夜访时,群众反映社区内缺少休闲娱乐场所。街道领导研究后,结合造林绿化,在万庄社区桂河段打造湿地公园,现在公园正在建设中。

朱刘街道党工委书记孙修炜告诉记者:“干部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才有你。白天群众忙生产,我们要求干部住到村里,每周夜访农家3次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写好民情日记,记好民情台账,与群众建立密切联系。”

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山东各地已普遍展开。今年2月16日,莱芜市启动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其中374名“第一书记”、副书记到村任职后,与基层党员群众同甘共苦往前奔,使180个薄弱村工作有了起色。鹏泉街道南孝义村任职干部为村里争取了5个项目,争取上级无偿扶持资金41万余元。口镇陈林村任职干部帮助村里建设生产路5000多米,铺设灌溉专用管道6000多米,培训农技人员30多人。羊里镇梁王石村任职干部帮助村里姜蒜种植大户与日照外贸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投资1000万元建设姜蒜深加工项目。

一路采访下来,记者发现,山东省各级干部下基层,各地都有新特点、新探索。其中“第一书记”到第一线任职,是山东省党员干部下基层的一个突出特点。今年3月9日,山东省委发布了《以“第一书记”为抓手,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省共选派“第一书记”2.6万余名,目前正陆续到一线任职。省里明确要求,要按照“加大力度、破解难题、统筹协调、持续推进”的总体思路,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着力点,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每年突出一个重点,明确阶段目标,实行项目推进。

在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中,208个省直单位按照定点扶贫任务分工,重点帮扶102个贫困乡镇、帮包其中的935个贫困村。记者采访中看到,省直派下去的“第一书记”进村后,在普遍走访每个农户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活动,即访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信访人,问班子运行、村情民意、发展路子、群众疾苦、矛盾纠纷,找准抓住造成帮包村贫困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昌乐县朱刘街道山坡社区的张孟仁高兴地对记者说:“干部到基层,作风大转变,很受群众欢迎。”他的话,反映了很多群众的心声。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