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花而行看发展 ③
赵县梨花香雪海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赵志勇 徐哲普
游客在梨园体验农家生活,还不忘拍照留影。 陈腾飞摄

古往今来,花开富贵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愿望。而今天河北赵县群众在盛开的梨花中实实在在地收获了富裕——2011年全县梨产业总收入达25亿元,相当于每个农民收益达到千元。

花香引人醉

梨花节不仅是赵县的旅游品牌,现在已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旅游品牌

赵县,古称赵州,是中国著名的雪花梨之乡,栽培历史长达10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该县加大了梨果产业的发展,长年种植面积达25万亩。每当春季来临之际,数十里梨花竞相开放,大树小枝似雪如玉,蜂飞蝶舞,景色蔚为壮观。

然而,尽管花海美不胜收,但直到上世纪末,这里的梨花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只在周边的少数地区小有名气。这一情况直到2001年才被改变——当年,赵县举办了第一届梨花节,并依此实现梨花搭台,旅游开路,经贸唱戏,全面增收的目的。此后,赵县逐步建成多个梨园休闲度假区,建有梨花广场、梨果科技展览馆、梨园深处是我家“农家乐”休闲区等景区,形成了以梨花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景观。

经过多年发展,赵县梨花节已经不仅仅是看梨花,也成为展示当地特色文化、民俗的大舞台。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梨花节上,记者就看到一些木版年画、捏面人、吹糖人、剪纸等赵县民间手工艺人的表演,游客在欣赏之余,还可以现场学习参与,增加旅游的体验性与乐趣。赵州咸驴肉、油酥烧饼、范庄饸饹、大锅菜等许多赵县民间特色小吃也搬进了梨园,游客可以大饱口福。

贾立蕊是该县东门村农民,她现在又是柏林禅寺的一名专职导游。“梨花节期间游人特别多,我一天能为好几拨游人讲解,能挣好几百元。”贾立蕊说,村里像她这样的导游共有三四十人,另外还有做文化用品销售的、专职摄影的,都沾了这几年迅速升温的旅游业的光,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赵县有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畿内名刹柏林禅寺。梨花节、赵州桥、柏林禅寺,景点与景点之间相互促进和带动,整个旅游业被带动起来,地方经济和居民收入也节节攀升。”赵县县委书记王建海告诉记者,梨花经济已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推手。

石家庄市旅游局局长赵俊芳告诉记者,赵县梨花节不仅是赵县的旅游品牌,现在已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旅游品牌。本届梨花节上,河北省旅游局启动了“河北省‘龙之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布“龙之春”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和丰富赵县乃至河北省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不断加速旅游经济发展步伐。

花朵成商品

今年的梨花季节,该县梨农仅卖梨花的收入就可达4000余万元

在梨花竞相绽放的万亩梨园,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游客还没离去,许多梨农竟然就开始蹬着梯子摘梨花,摘下来的梨花也不扔掉,而是放在腰间一个大口袋里。一问才知道,原来梨农们是在给梨树“疏花”,也就是摘掉部分多余花朵来保证梨树得到充分的养分。梨农说,摘下来的梨花,过去大多扔到地上白白浪费了。这几年,梨农们把摘下来的梨花卖给前来收购的客商,挣了不少钱。

在赵县东部梨区的梨园里,记者看到路边有很多梨花收购点,每个收购点都有梨农排着队等着卖梨花。贤门楼村农民高成林刚刚把摘来的一大袋梨花卖掉,他乐呵呵地说:“今年梨花价格卖到每公斤6到8元,我这一天能进账100多元,还不错!”一位姓王的收购商来自辽宁,他说,“用这里的花粉给我们那里的南果梨授粉,结出来的梨不仅产量高,口感也特别好,能卖出好价钱”。

据赵县林业局技术人员讲解,梨花经过晾晒、粉碎、筛选后,筛出鲜红色的花药,最后爆裂萃取的花粉,既可以用来给外地梨树人工授粉,又可以制造营养品、化妆品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现在,到赵县收购梨花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收购量也越来越大。保守估算,今年的梨花季节,该县梨农仅卖梨花的收入就可达4000余万元。目前,该县一部分有经营头脑的梨农,已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卖梨花,而是办起了鲜梨花深加工企业,让雪白的梨花给他们换来更多的真金白银。

硕果满枝头

全县梨果产业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龙”型产业之一

梨花朵朵压枝低,预示着今年将会果实累累。王建海介绍说,赵县年产梨果近5亿公斤,且品质非常好。但长期以来,一家一户果农难与国内外市场对接。因此,赵县把梨果产业化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来落实,成立了县梨果产业管理局,除了生产技术服务职能外,还增加了包装管理、储藏加工管理、销售信息服务和果品质量监督检查等职能,把梨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规范化管理,使梨果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集生产、贮藏、加工、运销于一体的梨果产业,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龙”型产业之一。

近几年,赵县相继成立梨果出口公司14家,为梨果走出国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嘉华公司是县里第一个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的梨果营销公司。他们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每年向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梨果2000多吨,直接创汇200多万美元。如今,每年约有8万吨赵县雪花梨、鸭梨、黄冠梨“漂洋过海”,出口创汇达2亿多美元。

在搞好梨果销售的同时,赵县把梨果加工增值作为梨果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培育壮大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县已建成梨汁、梨脯、梨干、梨茶、梨罐头、梨酒等生产企业30多家。

赵县还注重抓梨果配套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梨果冷藏机制冷库1362座,总容量4亿公斤以上,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机制冷库群之一,确保了梨果季产年销,还实现了年贮藏增值1.4亿元的经济效益。规模大小各异的纸箱、格垫、网套、果袋等包装企业,总数达到460家,年生产梨果包装2200余万套。全县梨果经纪人达到3万人,果品运输专业户达到2792家,拥有各种运输车辆1.2万辆。

盛开的梨花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今年梨花节期间,石家庄市龙汇精细化工、河北绿维达药业、石家庄迈迪森科技等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正式落户赵县工业园区。这些项目将为赵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