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地”富保康

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将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飞”到交通、能源等生产要素享有优势的区域发展,实现了税收和工业产值的几何级数增加。

本报讯 记者冯举高、通讯员都正阳 王承鼎报道:山区县如何突破在本地发展工业的短板?湖北省保康县找到了答案——发展“飞地”经济。

截至今年3月底,仅用两年多时间,保康县在襄阳市襄城区余家湖和南漳县武镇两地的飞地经济,已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飞地”成为保康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保康的磷矿资源综合储量与品位位居中国八大磷矿第四,被誉为“中部磷都”。但重重大山也给保康带来交通瓶颈的制约,这里不通铁路、空路、水路,惟一的交通只有公路。保康的发展陷于“两难”境地。恰逢此时,经过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飞地经济应运而生。

2009年6月16日,襄樊市委、市政府,保康县委、县政府,襄城区委、区政府,三方共同签订建设襄阳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协议,襄城余家湖无偿提供6.9平方公里土地给保康发展磷化工产业。“飞出地”保康,主要是进行磷矿粗加工;“飞入地”襄城区,则进行磷矿深加工。

飞地经济的诞生,使保康发展工业尤其是发展磷化工业的一系列难题破解,催生了“飞地经济1+1效应”。襄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再造一块飞地工业园襄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将保康百亿元磷化工业的主战场由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向南漳县的武安镇转移,产业由百亿元级提升为千亿元级,为襄阳、保康、南漳、宜城4个县市共同建设、共同受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