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尽快熟悉资本市场规则
杨 农

当前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多样,文化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资本市场的规则,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金融工具

发行债券是为了融资,怎么能挣钱呢?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财务总监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者,但事实上在很多企业里,通过投融资活动,财务部门正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因此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某知名央企目前的银行贷款接近于零,主要融资渠道都来自债券市场。原因是通过灵活、频繁地运用债券等金融工具,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的便捷性。这么大的企业其实并不缺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对金融工具的认知不同。即使不缺钱,也可以通过特定操作来节省成本,“省了钱”就等同于“挣了钱”,应当大张旗鼓地宣传这样的理念。

对文化企业来说,进行上述理念转变更加必要,因为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对资本市场感到陌生。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进入市场时间尚短,事业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与资本的割裂状态仍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当前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多样,文化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熟悉资本市场的规则,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金融工具。融资固然是当前很多文化企业寻求资本市场支持的主要原因,但资本市场能为文化企来带来的助益远不止如此。

就拿发行债券来说,除了众所周知的好处,其公开发行的特征,也会在无形中促使企业接受外部监督、提高内部治理水平。江苏凤凰出版传媒之所以顺利上市,与公司前期发行债券时在主承销商要求下,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对企业来说,这也是发行债券的回报。资本市场有众多融资工具,各有特点,各有利弊。例如股权融资没有还息负担,可以引入战略合作者,代价是出让部分控制权;贷款融资好处是持续稳定,但受到国家金融政策影响大。如果文化企业能迅速熟悉掌握这些不同特点,加以灵活运用,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应只把企业自身的投融资行为看做短期经营行为,更要看做是长期战略谋划,这是文化企业必须转变的理念。

(作者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副秘书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