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县天门镇高联村农民吴正国,高价流转山田1.5万亩,好田坏田全都要,前期投入上千万元修路,这个大户是否有点傻呢?
扩张为何这么快
吴正国目前种地1.5万亩,在安徽是名副其实的大户了。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就在两年前他家才几亩责任田。
不妨看看吴正国扩张的步伐:2009年,在自己的家乡高联村包田1330亩;2010年,流转范围扩展到邻村,包下兴化、龙山两村6500亩田;2011年,又签下两个村,增地5000亩;2012年春耕前夕,再签两村,扩地3000亩。截至目前,吴正国的三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计承包农田1.5万亩,囊括相邻的7个行政村。
短短两年时间,从几亩增加到上万亩,扩张为何这么快呢?
吴正国说,靠三条:一,不论好田坏田,全部都要;二,租金高;三,自己不逐家谈判,只和村委会签总承包合同,具体的由村委去做。
天门镇地处山区,耕作条件并不算好,但吴正国开出的租金为每年每亩400斤谷,按当年国家保护价现金结算,一年一结。这样做,既可打消农民对租金贬值的顾虑,又能减轻公司的资金压力。
“地交给吴正国种是件好事!自家种一亩田,一季毛收入也就千把块,人工、种子、化肥、农药最少要500块,辛苦一年剩不下几个钱。以前好多人干脆不种算了,荒了好多田。给吴正国种,啥都不操心,一年白得400斤谷。”新华村75岁的方金成说,女儿方怀香家的3亩田已流转给吴正国,希望吴正国也能来自己村包田。
租地为何这么傻
站在高联村田间,极目四望,看到的都是山。“别人要大田、好田,我不论好坏大小,山围分水岭以下,20个平方公里,所有农田,全包下来了。”吴正国说。
山区高低不平,地形复杂,田块狭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吴正国为何不去平原地区包田呢?越是山田,差别越大。高地易旱,低地易涝;有的肥沃,有的贫瘠;有的土薄石多,有的泥深陷脚。包田当然要拣好田了,吴正国为何坏田也高价包下来呢?
连片包地,固然是为了方便机械化耕作,但吴正国有一个更远大的设想,那就是搞生态农业。
“只有环境全封闭,才能真正实现无污染。平原地区机械作业很方便,但是空气会受邻近城镇工业、汽车尾气污染,来水也能被上游污染。山区空气洁净,我把分水岭以下20平方公里全包下来,施农家肥,用安全农药,就能种出真正的有机作物。”吴正国说。
吴正国将每年收获后留下的秸秆,全部就地粉碎还田,春耕前在田里广种绿肥“红花草”,还与本县6家大型养鸡场签约,全部收购鸡粪、沼液。去年试种450亩生姜,用农家肥,不用除草剂,不加防腐剂,人工拔草,天然晾晒,11万斤“三泉”牌生姜口感奇好,大受欢迎,订单纷至沓来。“回头客很多,可是没货了。”就这450亩生姜,除去人工、肥料、地租等全部成本,纯利润就达160万元。
种田为何先修路
签下承包合同后,吴正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记者在吴正国的包田里采访,见方圆20平方公里的田野里,新修成的机耕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虽然没用混凝土硬化,但路面都铺了一层石子,村民出行再也不用走田间泥径了。新修机耕路究竟有多长,连吴正国都说不清,但他说修路总投资不下千万元。
种田先斥巨资修路,是不是浪费呢?不是。上万亩田,靠人工种肯定不行,只能是机械化耕作。要机械化,就必须先修路。
在吴正国看来,修路、修渠、平田都是必须做的基础工作。由于连续多年没清淤,排水堰都淤塞了,排水不畅,一下雨就淹。吴正国将所有排水堰都深挖、拉直、硬化,铺设涵洞,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平田工作最繁重,也最紧迫。田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小的甚至才一两分地,相当一部分不适合机械作业。还有就是由于多年撂荒,缺乏管护,很多田干裂漏水,根本没法种水稻。解决的办法就是推平,改小为大。吴正国辛苦了两年多,耗资几千万,才平田7000亩。
“按国家政策,‘小改大’政府负担75%,个人负担25%,可是政府平田资金就那么多,要等立项计划。咱总不能等着立项,租田荒着不种吧。”吴正国说,这两年搞基础建设,净亏损1100万元。好在平过的田都开始有利润了,前景很好。目前,1.5万亩农田中,70%实现全程机械播收,种粮每亩年纯利200元;30%只能半机械或人工耕作,仍然在亏损。
不过,修路、平田也有意外的收获。由于大量田埂被铲除,吴正国净增农田250亩,这可是不用交地租的。
吴正国计划再用3年时间,流转耕地5万亩,形成粮食、生姜、蔬菜三大产业链,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3000万元,为进军资本市场打下基础。
45岁、初中学历的吴正国,其实一点都不傻!他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