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公用电话 遇到公交卡
杨开新

“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这句电影里的台词曾经让人捧腹。但随着手机、网络聊天软件的普及,曾经风光无限的街边公用电话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公用电话消费人数持续减少,电话卡市场也随之萎缩。

公用电话资费相对低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眼下却遭到冷遇,除了沟通途径增多等因素外,与其一成不变的使用方法不无关系。目前公用电话的消费群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忘带手机或手机没电的市民,以及手机处于漫游状态的外地游客;另一类是在校学生、城市低收入者、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他们收入不高,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仍没有手机。这些消费者虽仍有使用公用电话的需要和意愿,但由于目前很多书报摊等网点出于利润的考虑已不再出售公用电话卡,购卡难让这部分人群使用公用电话也面临困难。

据统计,两年前,北京每部公用电话每天的平均通话时长仅有3.3分钟。虽然公用电话利用率明显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公用电话亭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仍然承载着不可或缺的职能。例如,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市民可以随时通过其免费拨打110、119、120等应急号码寻求帮助。

因此,即便公用电话收益不断下滑甚至亏损,仍然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修管护,保障应急需求。如何既能发挥公用电话的作用,又能减少资源浪费,成为摆在有关部门和通信运营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记者注意到,近期北京街头使用公用电话的人渐渐多了,在一些交通枢纽、商贸中心附近还出现了消失多年的排队打公用电话现象。原来这些公用电话经过运营商升级技术、改造网络后,增加了支持公交卡支付的功能,消费者可用公交卡直接拨打,国内长途(不含港澳台地区)和市话每分钟仅需0.1元。记者用公交卡拨打了几个电话,发现操作简单便捷、通话清晰稳定,电话屏幕上还能动态显示卡内的余额。

公交卡具有乘车、购物等诸多功能,北京市已发放4000多万张,几乎人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卡在手,免去了临时购买IC、IP电话卡的麻烦。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使用公用电话,运营商还推出了免费拨打114查号台问路、查询、预订等服务的优惠。据调查,目前北京城区无人值守公用电话有3.6万部,已有约三分之一可以使用公交卡拨打电话。此类做法效果明显,一年之间,北京公用电话的月通话总时长由340万分钟迅速升至1770万分钟,公用电话重现生机。

北京将公交卡和街头公用电话相结合,既培育了市场又方便了市民生活,也为城市基础通信设施维护、更新提供了原动力,让数字城市建设见到实效,可谓一举多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