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便饭”——我们经常这样形容一件事情再平常不过,就像吃顿饭一样简单。可最近这些年,似乎“吃”也不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了,看似稀松平常的“家常便饭”也越来越不寻常。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网络等新兴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每天都能得到大量的资讯。处在海量信息包围之中的社会公众,经常听到这样那样的“消息”:某某食品被检出使用非法添加剂、某某食品卫生检验不合格、某某食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于是乎,一时间人心惶惶、谈“吃”色变,人们不禁惊呼: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还能吃什么?
然而,与普通人的感受大相径庭的是,科学家的感受却是2009年6月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以后,我国的整个食品安全状况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正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监测已经连续两年,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仅去年就取得了80万个数据,并制定了完备的风险评估计划。工信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都在建立食品溯源系统,国家也在推动企业建立自己的食品溯源系统。
“政府加大了对非法添加物、瘦肉精等的监管,应该说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这些以科学家的视角来看是长足进步的措施,消费者却没有相应的感觉。消费者的感知是什么呢?是我们现在的问题不但没有减少,比起两年前还越来越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感慨道。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公众忽视了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让老百姓的感觉和实际情况“错位”呢?
“为什么消费者还是感觉到问题越来越多?因为消费者所得到的一些食品安全的信息不科学、不准确,误导性很强。”陈君石说,“其实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
“很多新媒体,常常太快、而且非常激情地在没有科学求证之前就发表食品不安全的消息,常常引起人民的慌乱。”美国农业部前部长任筑山坦言。通讯手段的丰富,使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到信息的制造与传播之中,这其中难免良莠不齐。
由此可见,科学家和媒体、政府和民众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既需要科学家做好经常性的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建立起日常的交流机制,不断提高民众的科学认知水平;也需要媒体本着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向科学家征询意见,使自己的声音更加客观,避免为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拿食品安全问题大肆炒作。